【資料圖】
取保候審如何消除案底?
取保候審是刑事偵查過程中一種強制措施,其實顧名思義:取保出來,等候審判。代表兩層意思:一則,現在還是該案的嫌疑人,二則,有可能被判刑。但是也說明案件還沒進入審判階段,所以也只是嫌疑人,并不存在案底之說,案底是說被刑事審判以后,判決生效后才有的記錄。若是最后查實你是無罪的,是不會留下案底的。
所謂案底,一般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
如果真的判刑了有案底,也是無法消除的,不要聽信社會上的人說案底可以想辦法消除或者案底多少年可以消除,實際上,刑事案件的記錄現在是全國聯網的,跟隨終身,所以這也對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遵守法律,恪守底線,不然后果確實很難彌補。
取保候審不能消除案底的情況有哪些?
消除檔案中刑事責任的記錄(所謂案底)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個別地方有一些相關規定和司法解釋,認為可以對未成年犯罪的行為人積極悔改的可以在檔案中封存犯罪記錄。在我國,被刑事處罰(判刑)過的,稱為有前科;被行政處罰(行政拘留等)過的,稱為有違法記錄。兩種記錄都會永久存在,只不過一般只注意查前科,不會去查違法記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