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聰明資金依然越跌越買。
5月24日,市場繼續調整,A股三大股指集體收跌,滬指跌超1%,兩市成交額萎縮至8027億元,北向資金繼續流出44.82億元,權重板塊領跌。
不過,股票ETF市場整體卻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當日資金凈流入近40億元。其中,中證500ETF、科創50ETF、中證1000ETF等中小盤風格寬基指數受到資金青睞,近期連續回調的證券板塊指數基金更是受追捧。
在資金流出方面,在今年結構性行情背景下,大盤寬基指數的表現整體偏弱,上證50、滬深300等大盤寬基指數基金成為失血主力陣營。
40億資金逆市抄底
中小盤風格寬基指數“吸金”
5月24日,全市場729只股票ETF(統計股票ETF和跨境ETF)總管理規模1.59萬億元。大盤全天震蕩調整,滬指跌超1%,逼近3200點,創4個多月來新低。兩市成交8027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69億元。在這樣的行情中,股票ETF市場整體呈現“越跌越買”的態勢,當日資金凈流入39.63億元。
從資金凈流入排行看,5月24日當天收盤,中證500ETF、科創50ETF、中證1000等中小盤風格寬基指數,以及芯片ETF等行業指數產品受到資金青睞,資金凈流入排行居前。
其中,寬基指數中,“吸金力”排名靠前的多為中小盤風格ETF。中證500ETF單日獲8.25億資金資金凈流入,是全場最受歡迎的ETF基金。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只基金今年以來已經凈流出超百億資金。科創50ETF則延續吸金趨勢,獲得6.68億元資金凈申購。南方中證1000ETF和廣發旗下中證1000ETF指數凈流入資金同樣居前,分別為2.9億和1.48億。此外,易方達旗下科創50ETF和滬深300ETF當日凈申購同樣名列前茅。
對此華南一位公募投資人士分析稱,以滬深300、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數分別代表大、中、小盤風格。從資金流入排行榜來看,明顯中小盤風格更受追捧。究其原因,主要是風格輪動下,中小盤有望繼續占優。
“從今年經濟復蘇的主線以及外圍市場的變化看,預計A股在2023年仍然是存量博弈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中,小盤風格或會有更突出的表現。”他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據相關券商判斷,小盤股風格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相對占優。平安證券在研報中分析稱,市場風格能否從中小盤切換到大盤,關鍵在于兩點,一是私人部門融資增速進入上行通道,經濟內生的增長動能轉為上行;二是銀行間市場流動性不再寬松,銀行間市場利率快速抬升,甚至高于政策利率。但目前國內的市場仍處于“經濟內生動力下行+貨幣寬松邊際收斂+穩信用”階段,新興產業占比較高的中小盤仍相對占優。
券商類ETF成吸金主力
行業指數中,5月24日,券商類ETF明顯獲得資金追捧。此外,半導體、芯片、家電、傳媒、房地產板塊ETF基金也被資金不同程度凈申購。
數據顯示,其中國泰證券ETF凈流入資金6.68億元,位居當天全市場行業ETF凈流入首位,華寶券商ETF也獲得3.54億元資金的凈買入。匯添富旗下證券指數ETF同樣吸金近2.5億元。整體來看,券商板塊ETF成為當天吸金的助力。此外,家電ETF、半導體ETF也獲得較多凈買入。
券商類ETF受追捧的背后與行情密切相關。自5月10日以來,以大金融為代表的“中特估”主題持續回調,券商ETF日線7連陰,已回吐4月25日以來行情的全部漲幅。
Wind數據顯示,券商ETF已連續3日獲增倉,合計達6.19億元,資金流入呈現愈演愈烈態勢。5月25日,盤中券商ETF(再現持續溢價交易,截至收盤,券商ETF溢價率達0.2%,對于體量超220億的大規模ETF來說非同小可,可見資金入場抄底態度鮮明。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券商估值處于過去十年來的低位,安全邊際足,在業績反轉的催化下,券商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針對券商板塊,中銀證券(行情601696,診股)認為估值仍有修復空間。券商板塊業績拐點明晰,二季度業績修復預期有望延續, 券商(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市凈率歷史估值中樞1.79倍,當前市凈率1.29倍,處于過去十年8.52%分位點,存在較大上修空間。銀行存款利率下調背景下,若增量資金持續流入資本市場,將有利于助推券商估值上行。
大盤寬基指數大失血
光伏、銀行ETF凈流出居前
在資金凈流出榜單上,部分大盤寬基指數失血嚴重,聚焦光伏、銀行的ETF基金也成為資金凈贖回的主要對象。
5月24日當天,資金凈流出前15只股票ETF中,前兩只失血最嚴重。其中,規模高達500億以上的上證50ETF和滬深300ETF單日分別被凈贖回5.25億和4.22億元。
在今年結構性行情背景下,大盤寬基指數的表現整體偏弱,這類寬基指數ETF也持續遭遇資金凈流出。Wind統計顯示,上證50ETF今年已經遭到超60億資金凈贖回,滬深300ETF更是凈流出資金逾110億元,可謂失血嚴重。
行業窄基指數中,光伏ETF、銀行ETF天弘、創新藥ETF當日凈贖回資金超1億元。事實上,多只光伏ETF近期遭遇資金拋售。近期光伏板塊走強,資金或逢高出貨,獲利了結。
5月上旬以來A股持續回調,不僅人工智能和“中特估”等熱門賽道輪番調整,金融、消費等板塊也未能有效接棒。根據Wind數據,截至24日收盤,A股成交金額已連續9個交易日低于萬億元,“破萬億”居然已是10天前的事情。同時,“中特估”指數從5月9日的高點回調起,已累計跌逾10%。
不過,對于A股后市投資機會,公募仍保持樂觀。泓德基金認為,盡管市場中存在部分對經濟、政策以及外部風險等因素過于悲觀的判斷,但是當下市場已具備配置價值。政策端來看,近期尚未看到較強的支持政策出臺,其原因在于積壓性需求集中釋放使一季度經濟增長超預期,這并不意味著后續政策會落空。
隨著二季度經濟回落至低于潛在經濟增速水平,政策端預計會出臺穩增長政策托住經濟,時間窗口大概率會在6、7月份。從基本面來看,今年經濟無論恢復成色如何,均較去年明顯改善,當前沒有理由比去年更加悲觀。 從估值視角來看,當下股票相對于債券的風險溢價率處于較高水平,這意味著,目前權益市場已極具配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