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一場戶外演唱會現場多名觀眾中暑,由120緊急送醫治療。長江日報記者從收治醫院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急診科了解到,截至當日下午6時已有11名中暑患者被送來急救。幸運的是,這些患者中暑癥狀均較輕,經過及時治療情況基本穩定。
據該院急診科護士長胡洪琳介紹,往年中暑在六、七月高發,這是醫院今年收治的首批中暑患者。
現在雖然才五月,但據天氣預報報道,當天最高氣溫已達32℃,又特別濕熱,在這種天氣下進行長時間的戶外活動,中暑風險明顯增加。
【資料圖】
中暑有何表現?
急診科李思靜醫生介紹,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
先兆中暑癥狀表現為在高溫的環境下出現頭痛、眼花、耳鳴、頭暈、口渴、心悸、體溫正?;蚵陨撸虝r間休息可恢復。
輕度中暑的患者還會出現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經休息后可恢復正常。
重度中暑也稱熱衰竭,表現為:皮膚涼、過度出汗、惡心嘔吐、瞳孔擴大、腹部或肢體痙攣、脈搏快,常伴有昏厥、昏迷、高熱甚至意識喪失。發生重度中暑時,要速送醫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腎臟衰竭等并發癥。
身邊人中暑應如何處理?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中暑發病高峰期也將隨之到來。身邊有人中暑應該如何處理?該院急診科李鳴主任提醒,首先應迅速讓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移至陰涼通風處,解開或脫去外衣,取平臥位安靜休息。然后反復用冷水擦洗面部、四肢或全身,直至體溫降至38℃以下;對于高熱病人,物理降溫的同時配合藥物降溫。
若出現神志不清、昏迷、抽搐等危重的情況,除了移至陰涼地帶以外,還要讓病人平躺,保持呼吸道通暢;與此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在等待過程中,可以用濕巾冷敷病人額部、腋下以及擦拭全身的汗水,降低體溫,同時給病人按摩皮膚肌肉,以便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抽搐癥狀,快速散熱。
采寫:記者劉璇 通訊員陳夢圓 胡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