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棉花牛市的投資者,可能還記得當年那一輪行情成就了一些期貨大神。棉花作為期貨市場熱門品種之一,每一次價格的大幅波動都會引發市場的各種猜測。
近期棉花期貨的價格再次出現異常波動,6月1日業內盛傳新疆棉花庫存出現大降,期貨也隨之大漲。當日,棉花期貨早盤高開高走,2307、2309合約尾盤觸及漲停。
6月2日,棉花期貨維持漲勢,盤中一度漲超3%,最終收于16340元/噸。近期大幅上漲,是否意味著棉花牛市又要來了?
【資料圖】
“小作文”助推漲停
近年來,棉花期貨價格波動較為劇烈。2020年3月24日,棉花期貨受疫情影響跌至10385元/噸,此后期貨價格回升,至2021年10月15日升至22855元/噸高位后,再度下跌,于2022年10月31日跌至12315元/噸。此后7個月,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2日,2309主力合約價格持續上漲,累計漲幅已達到31.39%。
6月1日棉花期貨價格大漲之際,市場流傳著一則消息:4月商業庫存月報顯示新疆是337萬噸,5月底新疆倉庫摸底是185萬噸左右,(包含65萬噸倉單)交易市場監管系統顯示新疆庫存是119萬噸,新疆訂單已經接到8月,山東紡織廠庫存已做到10月底,市場都在傳說新疆棉花不夠了。
那么,新疆棉花庫存去哪了?近期這個疑問在期貨圈里傳遞著。有市場消息稱,相關機構發布的棉花商業庫存數據與實際庫存不符,部分企業經過盤庫認為實際棉花商業庫存較為緊缺。
對此,銀河期貨分析師劉倩楠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6月1日棉花價格大幅上漲,我們認為,新年度棉花減產幅度較大是上漲的基礎,而市場上流傳出的新疆棉花庫存下降的消息是助推劑。4月底新疆的棉花庫存量為337萬噸,但是5月底的數據仍未公布,目前不好過多分析。
“不過,從最近兩個年度的疆棉數據來推演,預計到5月份新疆庫的棉花量或許真的不及預期那么多。”劉倩楠稱,今年新疆庫棉花下降明顯,部分原因是內地庫做倉單利潤更高,許多棉花都運輸到內地庫來做倉單,導致今年新疆庫的棉花下降明顯,而內地庫棉花量逐漸增加。
“我們了解到,前幾天在棉花價格跌至15400元/噸附近的時候,的確有許多紡織企業和貿易商有補庫的行為,也有部分企業有囤貨的行為。市場加大力度采購,一方面跟企業自身生產安排有關,另一方面也和對市場的預期有關,新年度預計棉花產量大減,收購價格預期較高,企業在本年度棉花價格相對合適的時候會大力度采購。”劉倩楠稱。
機構赴新疆實地調研
據了解,近期數家期貨公司以及第三方數據機構都相繼走訪北疆以及南疆等地的棉花種植區,實地考察棉花種植情況。
中信期貨分析師吳靜雯對《華夏時報》表示,今年新疆棉花種植面積預計會減少,以下為走訪的企業、棉農反饋的各地棉花種植面積同比變化情況:昌吉,減少10%—20%;奎屯,減少7%—10%;尉犁縣,減少5%;庫爾勒,減少12%—25%;沙雅,減少14%。綜合其它地區的面積變化,我們給出8%—10%的減幅預估。
劉倩楠對記者表示,從去新疆各地調研的情況來看,今年新疆植棉面積大幅下降是確定的事情,但是各地減幅并不統一。少則5%左右,大部分地區面積減幅在5%—10%左右,也有部分地區減幅超過10%的。我們根據各地調研數據預測,今年新疆植棉面積下降幅度在8%—12%左右。
與此同時,吳靜雯表示,不僅棉花種植面積有所減少,棉花單產也可能減少。“近期我們一直在新疆棉花主產區考察調研,這期間我們發現,今年新疆溫度低,多地異常天氣頻發致棉花重播補種多次,全疆棉花生長進度普遍偏慢,或對棉花單產有不利影響。”
此外,吳靜雯稱,在北疆地區走訪發現,因播種初期氣溫低,播種延遲,生長進度慢15—20天,棉農反饋打頂時間不變,那么,如果后續積溫不夠,棉花生長周期或不夠。在南疆地區走訪時發現,南疆地區播種時間正常,但大風、降雨、冰雹、降雪等異常天氣頻發,多地重播補種2—3次。以尉犁縣為例,首次播種為132天生長期的澳棉系棉種,補種品種生長期為120天,單產可能有所下降。受災補種多次的地區,棉農反饋今年棉花單產將減少10%左右;未受災地區(僅因低溫導致生長進度偏慢),棉農反饋單產減少0—5%;綜合評估下,我們給出5%的減幅預估。不過,目前對單產定量還為時尚早,雖然目前積溫偏低,但如果后續溫度能夠恢復正常,單產可能影響不大;此外,7—8月份關注是否有持續高溫天氣發生。
雖然今年有減產預期,但據記者了解,2022年度,由于前一年新疆棉收購價格高,棉農收益情況較好,種植意愿非常強,且天氣也比較配合,所以2022年度新疆棉產量大增。
劉倩楠表示,根據中國纖維檢驗局的數據,2022年度新疆棉產量預計在620萬噸左右,較前一年度增加了90萬噸左右,是近些年新疆棉產量的最高峰。2023年新疆植棉面積大減且單產預計下降,新疆棉總產量預計大幅減少。
價格底部不斷夯實
浙江某紡織企業周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今年內需持續同比正增長且增幅逐月擴大,出口需求沒有想象中悲觀。雖然1—2月份紡服出口金額不及去年同期,但3—4月份同比由負轉正,好于預期。展望后市,內需沒有轉勢跡象,維持復蘇預期;外需關注歐美秋冬訂單下達后是否有邊際好轉。”
紡織端庫存水平偏低,整體運行較好。周經理表示,一般來說,紡織端在5月份逐步進入需求淡季,具體表現為新增訂單減少、開機率環比下降、成品庫存環比增加、原料庫存環比減少,但二季度以來,紡織廠成品累庫速度較慢,紡企開機率維穩,整體情況較好,壓力不大。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新年度新疆棉植棉面積預計大幅下降,單產大概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后期天氣再出現問題,比如,如果受厄爾尼諾影響,7、8月持續高溫等天氣,將導致棉花價格再次沖高。因此,后期新疆地區的天氣情況是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因素。
劉倩楠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新年度棉花有減產預期,市場各個環節可能會出現囤貨行為,從而導致市場上可流通的棉花量不多。因此,后期新疆棉花庫存量的數據仍是我們需要時刻關注的點。除了利多因素外,全球特別是歐美的經濟形勢對于棉花的需求影響也比較大,歐美的經濟形勢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點。”
劉倩楠稱,棉花目前已經上漲至中樞以上位置,但是目前來看利多因素影響相對較大,中長期價格預期也比較高,初步預期棉花價格在17000元/噸—18000元/噸,如果后期新疆棉花庫存低被證實或者天氣進一步轉差,棉價重心將進一步上移。策略上我們建議期貨端可以考慮逢低建倉多單。
對于棉花期貨價格后期走勢,吳靜雯對《華夏時報》表示,棉花期貨價格底部在不斷夯實,下方支撐強。首先,國內棉花供需基本面向好轉變,結轉庫存緊平衡,為棉價上漲提供支持。最重要的是,供應端將是下半年行情的主要驅動力,棉花產量預計減少80萬噸—90萬噸,軋花廠產能依舊過剩,籽棉求大于供,如果搶收行情再度發生,將推動棉價走高。交易策略上,中長期方向預計向上,維持逢低做多,但6月1日大幅上漲觸及漲停,短期存在回調風險,建議等待回調再入場。
數據顯示,A股中具有棉花概念的上市公司共有11家,8家今年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聯發股份、敦煌種業、華茂股份、新賽股份同比增幅居前,均超過100%。
聯發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歸母凈利潤0.63億元,同比增長407.25%。公司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以自有資金開展棉花和煤炭的套期保值業務,從而規避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生產銷售造成的不利影響,控制經營風險。敦煌種業公告顯示,公司2022年棉花生產量達到686萬公斤,銷售量達到1108萬公斤。華茂股份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采購過程中選擇棉花優勢加工企業,參與籽棉采摘、收購、加工等質量管理,穩定原料供應,確保公司獲得質優價廉的棉花資源。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