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2歲老伯頭痛久久不愈,雙目差點失明?竟和血栓有關,專家提醒:警惕不明原因的視力下降
頭痛久久不愈,并未引起重視,不成想卻雙目幾近失明。最近一年,62歲的孫老伯輾轉于多家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眼科“破案”,竟是血栓“惹禍”,不愿意接受顱內手術的孫老伯,日前在仁濟眼科專家的幫助下,“曲徑探幽”,通過眼部視神經鞘“開窗”手術減壓,釋放腦脊液,重見光明。
“有時會頭痛、耳鳴、惡心,以為是自己太累了造成的。”事實上,孫老伯出現有惡心、頭痛等癥狀已經很久,但并未引起重視。但后來,眼睛慢慢地開始間歇性失明,“一會兒眼前黑掉,但過幾秒鐘又好了,而且越來越嚴重,慢慢地幾乎無法正常生活。”
為了能治好眼睛,孫老伯找到仁濟醫院眼科神經眼科專家閆焱副主任醫師。經檢查,元兇很快鎖定了顱內靜脈竇血栓引起的顱高壓視乳頭水腫。據閆焱介紹,顱內靜脈竇血栓是一種特殊的腦血管疾病,會造成顱內壓持續增高,而視神經鞘內腦脊液與顱內相通,如不及時降顱壓治療,增高的顱內壓導致視神經鞘內壓力增高,壓迫視神經引起視力明顯下降和視野缺損。因此,患者除了常伴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視力也會受到影響,更有甚者會導致失明。
孫老伯入院后,腰穿檢查發現腦脊液壓力遠超出正常顱內壓。一般而言,通過藥物降顱壓,或通過神經外科手術做分流或靜脈竇支架植入,都可以緩解顱高壓。但孫老伯的視力和視野損害已久,右眼已無光感,左眼也只有手動視力,藥物治療效果或不理想;同時,孫老伯因為身體其他疾病不愿意接受顱內的手術。
仁濟眼科專家團隊決定通過雙側視神經鞘減壓手術來挽救孫老伯的視力。閆焱說,對于視神經鞘的手術來說,主要的難度就在于讓視神經暴露在可視范圍內,“因為視神經是在眼眶內的。所以,要將眼球旋轉,讓視神經轉到看得到的位置,再用器械把周圍的神經、血管、脂肪保護起來,然后再把視神經鞘切開或者打一個洞,叫‘開窗’,將腦脊液從眼球后引流,通過眼眶內脂肪吸收掉,解除視神經周圍的壓力,再將眼球恢復到正常位置。”
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第一天,孫老伯的右眼就恢復光感,左眼視力也恢復至0.05,眼底檢查顯示視乳頭水腫明顯消退。一月后門診復診時,孫老伯右眼視力維持光感,左眼視力提高至0.08。
據閆焱透露,
視神經鞘減壓手術治療視乳頭水腫可以作為腦脊液分流手術的一個補充,在分流手術后視力仍然下降的顱高壓患者可以采用此術式,另外也可以在全身情況不適宜分流手術的患者中首選此方式。目前國內能開展此手術的醫院不多,仁濟醫院眼科開展神經眼科的各項工作,目前涵蓋各種視神經疾病、復視、上瞼下垂、眼眶炎癥性疾病的診治。
顱高壓可因為很多原因引起,特發性顱高壓多發生于育齡期大體重的女性,可以出現頭痛、搏動性耳鳴和一過性視物模糊。其它導致繼發性顱內壓升高的情況包括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藥物影響、腦膜癌等。專家特別提醒,一旦發生嚴重的頭痛、惡心、嘔吐,尤其伴隨視力下降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