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2023年的6月份就要到來,按照以往的慣例來看,有關部門往往會在6月到來之前正式公布本年度養老金的具體調整比例。
在大家的期盼之下學校,今年的上漲比例為3.8%。
不僅如此,根據內行人的具體介紹來看,今年的上調將會更多的照顧到往年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老人。
(資料圖)
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降低養老金收入的差距,更好的保證低收入群體的利益。那么,在上調之后,3000元、5000元、8000元不同檔次的月收入,各能漲多少呢?
考慮到大家的晚年收入水平參差不齊,很難做出詳細的計算,因此便以3000、5000和8000作為三個等級的水平,分別計算在現有增長幅度之下的具體上漲額度。
同時,考慮到不同地區養老金調整的具體方案不同,我們將會以北京市、山東省為例進行具體介紹。
首先來看看北京市,該區域的定額調整金為36元左右。
按照3.8%的具體調整額度來看,晚年收入3000元左右的老人可增加206元,收入為5000元的老人也可以增加206元。收入為8000元的老人,增加額度相對較低,為176元。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北京市當地的調整方案更傾向于保證往年收入相對較低的老人,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進一步縮減發放差距,從而更好地保證低收入群體。
不過與此同時,這樣的方案也需要注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在保證低收入群體的同時不消退年輕參保人員的參保熱情,避免年輕參保人員出現擺爛心理。
以山東省為例,往年收入在3000元左右的老人,按照3.8%的比例來計算,每個月大約可以增加141.8元。
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的老人,每個月可增加167元。月收入在8000元左右的老人,每個月則可以增加204.8元。
通過最終計算出的結果來看,山東省的調整方案還是相對比較常規的,繼續遵循了“多繳多得,少繳少得”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