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車市競爭愈演愈烈,合資車企在新車定價上越來越“低姿態”。新款馬自達3昂克賽拉起售價僅為8.99萬起,和飛度一個價格;14.98萬起的蒙迪歐1.5T,擊穿合資中型轎車價格底線;全新英仕派主打“油電同價”,插混版售價與燃油版高配價格重合……
從最近接連上市的合資品牌新車型來看,它們的價格普遍是下來了,過去20萬以上的B級車降價到15萬的A級車水平,價格戰已經進入了新階段。當合資品牌大規模開啟“以價換量”的市場策略,說明過去燃油車市場的“定價法則”正在失靈,合資品牌掌握的定價權正在失去,這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將成為一個標志性的事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合資車急眼,這回價格體系真崩了
曾幾何時,掌握核心技術的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混得風生水起,并且牢牢掌握著定價權。然而,隨著自主品牌乘著新能源的東風對合資品牌展開了全面反攻,合資品牌手里的燃油車定價權也逐漸在失控。值得一提的是,價格下探的合資車企燃油車都曾是燃油車時代的佼佼者。
作為福特旗下一款經典車型,蒙迪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長安福特在中國車市的最為走量的車型,同時也是中國市場中少有能和日系B級車硬碰硬的產品。而蒙迪歐這次出了大招,推出1.5T車型版本,價格直接下探至A級車領域,為14.98萬元-21.68萬元,在汽車市場上再次卷出了新高度。
一貫高傲的馬自達如今也是十分接地氣了,昂克賽拉已經賣到了和飛度一個價格。最新消息,昂克賽拉的1.5L起步價低至8.99萬,2.0L入門版指導價低至9.99萬。一輛10多萬的轎車,新款車型一下子帶來3萬左右的降價,實在是非常夸張了。9.99萬元起就可以買到搭載2.0L發動機的昂克賽拉,對于許多消費者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如今,這些合資新車的價格幾乎已經在與自主品牌的同類車型持平。這一輪的價格戰,徹底暴露了合資品牌在價格方面的底牌。可能自此之后,大多數合資品牌要做好下場肉搏的準備,因為暴利時代似乎快要結束了,未來消費者對于合資品牌的價格要求將越來越高。
用內卷壓制合資,“油電同價”是最好的武器
降價背后,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被自主品牌反超。早些年,合資品牌占據中國乘用車市場的絕大份額。但近年來中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持續上升,合資品牌卻持續下滑。2022年,自主品牌全年市場份額達到50%,與合資品牌平分秋色。今年,自主品牌份額仍在持續增長。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市場份額更是一舉突破了50%的紅線,達到53%,創下歷史新高。
自主品牌市場份額能超越合資品牌,一個很重要原因是成功奪下插混產品的主導權。自主品牌利用“油電同價”價格策略贏得消費者青睞,搶奪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自主品牌將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價格下探至15-25萬,這一區間剛好是合資燃油車的“腹地”。比如哈弗梟龍MAX、比亞迪宋PLUSDM-i冠軍版、坦克500Hi4-T等產品通過“四驅車型賣兩驅價格”、“降價增配”等方式實現了“油電同價”。
價格體系被打亂、份額被壓縮之下,合資品牌不得不開啟“清倉式大促銷”,因為無牌可打的合資品牌們,除了巨大幅度的降價,已經找不到任何行之有效的手段了。當國內消費者發現同價位的插電混合車更香,曾經風光無限的合資光環并不值得盲目追捧,這讓合資品牌無法繼續保住高溢價,原有價格體系的崩塌成了一件既定的事實。
當然,自主品牌也不能狂妄自大,以至于喪失了清醒的頭腦。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技術上、服務上,乃至體系力都與合資品牌有著較大差距。正如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今年上海車展時表示:“不能小視合資品牌,雖然自主品牌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暫時領先,但這只是先行者紅利,往后在大家都發力的情況下,才是‘見真章’的時候。”而且,從合資車企6月的銷量表現來看,呈現出明顯的回暖走勢。至于合資品牌的價格重塑,能否重奪市場主導?值得期待。
其實多年以來,合資品牌在國內的價格一定是有虛高的成份在的,這樣一次大降價,讓這些合資品牌的價格底線露了出來,這對于消費者而言,無疑是絕對的好事。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大環境下,合資車企重新調整產品價格體系的案例會越來越多。不過,雖說降價能在短時間內刺激銷量提升,但降價真的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打動消費者嗎?這問題,留給各位大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