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據路透社7月4日報道,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的數據顯示,7月3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7.01攝氏度,超過了2016年8月的16.92攝氏度的紀錄。與此同時,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聲明稱,厄爾尼諾現象七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科學家警告稱,“厄爾尼諾的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溫度紀錄的可能性,在世界許多地方也可能會引發更多極端高溫。”
4日,日本京都,人們在強烈的陽光下出行。
英國《衛報》4日稱,根據WMO的數據,上一次嚴重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2016年,當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那次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人類碳排放導致的全球變暖加劇之際,WMO稱之為“雙重打擊”。
厄爾尼諾現象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通常持續9至12個月。WMO的最新通報預測,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達到了90%。預計此次事件至少為中等強度。WMO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教授說:“厄爾尼諾的出現將大大增加打破溫度紀錄的可能性,在世界許多地方也可能會引發更多極端高溫。”
而7月3日的全球高溫似乎證明了科學家的擔憂。根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的數據,3日全球平均氣溫達到了17.01攝氏度。英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是自1884年該國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平均氣溫為15.8攝氏度。近日美國南部一直處于高溫之下,就連目前正處于冬季的南極洲也出現了異常高溫。
中國多地近來同樣遭遇了高溫炙烤。中國氣象局7月4日通報稱,6月21日至24日,京津冀等地高溫天氣過程極端性強、持續時間長,為華北地區近10年來6月最強高溫天氣。其中京津冀、山東北部等地日最高氣溫達40攝氏度至41攝氏度,北京懷柔區和天津濱海新區最高氣溫達41.8攝氏度,共計21個國家站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49個國家站突破6月極值。預計7月,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華北黃淮階段性高溫明顯。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學家羅伯特·羅德表示,這次極端高溫是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共同作用的結果,他警告稱,接下來將會出現更炎熱的天氣。有研究人員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使2023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晨陽)
責編:張青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