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產教融合在協同育人、聯合科研等方面形成了較好的創新實踐,但 “融而不合”“合而不深”等短板依然存在。如何打破產與教“兩張皮”,真正做到為產業育人才?四川這個職教集團開啟了新探索。
7月7日,記者從四川輕工職業教育集團(以下簡稱“輕工職教集團”)第四屆理事會會議上獲悉,該集團將全力服務川渝輕工產業轉型,健全集團內“政行校企園”協同合作機制,成立輕工科研與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共享性實習實訓基地,為食品輕紡產業發展培養一大批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與部分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
在四川六大優勢產業中,食品輕紡產業是四川的傳統產業和最大的優勢,川酒川茶香飄四海,蜀錦蜀繡名滿天下。輕工職教集團成立于2013年,是推動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與食品輕紡產業發展相銜接的重要平臺,由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發起成立。
省委十二屆三次全會提出了“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等要求?!拔覀冊趯嵺`中發現,食品輕紡行業研究性、科研應用型人才缺乏,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短板?!彼拇üど搪殬I技術學院院長鄧春生表示,當下不少食品輕紡行業企業正面臨轉型,產業數字化轉型人才需求增加,人才培養模式必須創新。
去年,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兩個職教本科專業,聯合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聚焦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平臺建設、工匠精神等關鍵環節,逐步完善了“技數共生”智能型食品工匠人才培養模式。
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發表演講
“職教融合,不僅局限于傳統訂單班的被動培養模式,還應該更先一步,比如職業院校開展共性技術研究,有針對性培養一批實用性學生,有效帶動企業轉型升級?!?四川省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王海林介紹了一個調研中發現的案例,眾所周知,年代悠久的酒窖更出好酒,微生物環境是關鍵因素。此前,四川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同研發的生物發酵技術,讓泡菜的制作時間大大縮短,推動眉山、宜賓等地泡菜產業快速發展?!叭绻@項技術能夠復制到川酒行業,通過產教融合,我們的研究機構研發新技術,職教學校教會學生,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就能有效幫助企業提升效率,實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