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清晨
(相關資料圖)
北京東便門外的通惠河邊
60歲的蔣衛民啟動他的計劃:
趕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前
沿京杭大運河劃著槳板回到杭州
37年前,蔣衛民和教練徐水強
劃著一艘皮劃艇從杭州出發
沿京杭大運河一路北上
當年他們用時42天
完了國內首次以人力漂流大運河的奇妙之旅
京杭大運河全長約1800公里
以9月23日杭州亞運會開幕時間為準
蔣衛民計劃7月9日從北京出發
每天劃行約30公里
為避開高溫
早晨五點開始,
劃4、5個小時后上岸休息
下午四五點鐘再劃2、3個小時
閑暇時可以沿途旅游
差不多60天抵達杭州
今天下水第一天
北京的十幾個板友陪他一起劃行到通州
之后他將獨自劃行
1986年,中央電視臺《話說運河》節目組跟拍了蔣衛民和徐水強的運河之旅。圖為劃行途中的合影留念,左一蔣衛民,右一徐水強 。受訪者供圖
時隔37年
北京出發,劃槳回杭州
1986年,從杭州到北京
沿著京杭大運河
蔣衛民和徐水強沿途游覽了
曲阜、徐州、蘇州、揚州等地不少景點
至今都還津津樂道
這次從北京劃行回杭州,他想故地重游
去天津海河解放橋再拍張照片
還要打卡新地點
“山東的臺兒莊、淄博都想去看一下,
感受當地的美食和風土人情。”
1986年,蔣衛民在天津海河解放橋拍照留念。受訪者供圖
當年,沿途老鄉的熱情、淳樸、善良
讓蔣衛民至今難忘
有陌生的鄉親幫兩個年輕人扛皮劃艇
一起吃飯、喝酒、聊天
過了揚州,村莊稀稀落落
入夜后很安靜
兩人在岸邊搭帳篷露營
河邊放牛的人會好奇地打量著他們
幾里之外炊煙裊裊
他們躺在草地上聽著蟲鳴冥想
在晚風吹拂中入睡
1986年,運河劃行休息時,蔣衛民在北戴河附近游玩。受訪者供圖
也有過驚險刺激
劃船途中,他們遇見過
淤泥、沼澤、旋渦、下陷的沙洲等
此次劃行
蔣衛民表示
劃行全程他都會遵守我國
航道管理辦法、港監管理法等有關規定
保證不危害水利水電設施、
不破壞水體安全性、不影響航運安全
并且保證自身安全
嚴格約束自己在水中的行為
“當然一切都要以健康安全為先,
我玩了幾十年皮劃艇、槳板,
有教練證、救生員證、裁判證,
本身經驗比較豐富。”
體脂率13%
歷時2年,為再次劃行做足訓練
為什么想再劃一次京杭大運河?
蔣衛民說
自己快要退休,時間比較充裕
又恰逢亞運會在家鄉杭州舉辦
“當年我從杭州劃去北京,
現在體能和狀態都不錯,
再從北京劃回來,那多圓滿!”
為了再次劃行京杭大運河
蔣衛民已經準備了兩年
近半年來,他加強各項訓練
每天早晨6點多
下水練習槳板或皮劃艇,
劃行至少10公里
下班后,再到健身房練1個半小時
坐姿劃船、高位下拉
引體向上、負重訓練
……
“在健身房鍛煉,
我每次練一塊大肌肉、一塊小肌肉,
每星期至少三次。
胸肌、背肌、臀腿,
這些部位都會練到。
力量訓練是劃行運河的基本功。”
蔣衛民是健身愛好者
擼鐵之余,
他會做瑜伽、游泳來放松肌肉
在多項運動中
他格外鐘情將耐力和爆發力
充分結合的劃船
1986年,蔣衛民的體脂率在10%左右
現在他的體脂率常年保持在13%左右
身姿挺拔,肌肉健美
如果不提年齡
看不出他今年已經60歲
此前他還參加過4場斯巴達比賽
拿過3次冠軍
“健身就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就算不是為了劃行大運河,
我也會堅持鍛煉,
幾十年早成習慣了。”
蔣衛民說
槳板、帳篷、GPS
劃行裝備全面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
37年前,蔣衛民給當時的杭州第二中藥廠
(后來的青春寶集團)
廠長馮根生寫了信
希望可以提供贊助購買工具用品
后來又騎車找上門和他見了面
盡管素不相識,馮根生卻很爽快
“好的小蔣,我支持你!”
就這樣
在杭州市半山區體委、
杭州市船艇運動協會、
杭州中藥二廠(青春寶)等單位的支持下
蔣衛民和徐水強用贊助費購買了
露營設備、藥品、干糧和皮艇修補工具等
1986年8月,他們帶著30斤重的行李、
地圖、指南針和單位開的介紹信
從杭州城北的皋亭壩下水
開始了大運河漂流
和當年一樣,此次大運河之旅
蔣衛民也得到了青春寶的贊助支持
裝備得到全方位升級
11.5公斤的碳纖維槳板
備用的充氣槳板
全碳材質的槳還能變換長度和形態
1.2公斤的超輕單人帳篷
還有一位朋友駕駛車輛為他提供后勤保障
GPS一鍵定位裝置方便兩人碰頭
在河道劃行時
完善的水路標識和導航技術
也大大減少了迷路的可能性
他說,自己最大的期待就是
順利完成這次大運河劃行
不留遺憾
加油!
來源:潮新聞 記者 肖暖暖 劉晨茵 侴雪妍 浙江新聞
值班編輯:周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