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臺山市市場監管局立足入網餐飲服務單位量大面廣、監管力量相對有限的實際情況,通過聘任外賣騎手為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打通社會監督、舉報、宣傳等環節,讓流動的外賣騎手成為食品安全監管的新力量,織密食品安全監管網,探索形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模式,助力臺山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立足行業形勢,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新方式
立足餐飲行業發展新形勢,找準食品監管與外賣行業的結合點,引入外賣騎手作為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
一是創新監管方式。臺山市現有入網餐飲服務單位3000余家,分布點多面廣、經營活躍,為補齊行政監管覆蓋面、及時性、精準度等方面的短板,臺山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外賣騎手深入商家一線、頻繁出入商家門店和接觸消費者等優勢,建立“外賣騎手擔任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機制,第一時間、第一現場掌握餐飲單位食品安全、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健康衛生等情況,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
二是實行擇優選任。選聘一批關心食品安全事業和熱心社會監督工作、日常工作表現好、掌握食品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外賣騎手擔任監督員,首批聘任25名餓了么外賣騎手。
三是明確監管流程。外賣騎手監督員取餐時對現場發現的問題,通過隨手拍、投訴舉報等渠道提報市場監管部門,監管部門第一時間派執法人員調查處理,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餐飲單位責令改正。
創新管理方式,推動監督治理效能新提升
完善管理、保密機制,激發外賣騎手參與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切實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效能。
一是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對外賣騎手監督員實行動態管理,對表現不佳、出現嚴重錯誤、被投訴舉報較多的予以解聘,并及時補充;充分利用外賣騎手等待取餐時關注店內環境衛生和食品制作過程,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提醒或舉報,提高騎手責任感與榮譽感。
二是建立舉報保密機制。保護好外賣騎手監督員的合法權益,嚴格保密舉報人相關信息,增強外賣騎手“敢督”的底氣。
三是發揮“創城宣傳員”作用。今年是創城的關鍵年、驗收年,為爭創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這塊“金字招牌”,利用外賣騎手流動快、范圍廣和“穿街過巷”的優勢,通過在騎手外賣箱貼上“食安創建”宣傳標語,開展流動宣傳,充分發揮外賣騎手“創城宣傳員”作用;外賣騎手處于連接消費者和餐飲商家的特殊位置,人員數量大,通過“隨餐派”精準派發創城單張1萬多張,讓創城宣傳更深、更廣、更精準;將外賣騎手納入食品安全治理體系,引導騎手參與到基層治理中來,打通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社會監督、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強化服務保障,激發食品安全共治新活力
聚焦建組織、提能力、強隊伍,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良好局面。
一是黨建賦能添動力。指導成立餓了么和美團外賣黨支部,聯合開展黨建活動,深入了解企業黨建工作,聽取意見建議,協助解決企業實際困難和問題,更好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二是技能培訓提能力。臺山市市場監管局對騎手開展食品安全培訓和食品安全監督現場教學,詳細講解監督流程、如何查看《食品經營許可證》和食品從業人員健康證明的有效期限、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等,提升外賣騎手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的能力。目前,已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業技能培訓3次。
三是擴充力量聚合力。總結借鑒外賣騎手監督員經驗做法,推廣到鎮(街)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發揮食品安全協管員、網格員作用,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人士參加“你點我檢”農產品質量安全快檢等活動,引導多方力量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共筑食品安全屏障,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臺山市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拓寬監督渠道,強化社會監督,全力讓廣大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安心,加快構建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助力臺山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陳力華 伍惠婷 李玉環)
《中國食品報》(2023年08月02日07版)
(責編: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