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劉世鵬 張超
這是石家莊市第一座大型分離式立交橋,1971年建成的中山路地道橋。52年后的今天,這座地道橋完成了歷史使命,8月1日22時起開始進行施工填平。60天后,這座地道橋將徹底成為歷史。
河北經濟學會顧問郭省認為,中山路地道橋進行回填對于石家莊城市發展來說意義重大,此處也將成為整個城市的核心。
(相關資料圖)
現場
市民紛紛趕來拍照留念
8月1日,石家莊市城發投集團發布斷交公告稱,按照勝利大街(槐安路至北二環)道路提升要求,市城投集團將進行中山路勝利大街地道橋回填工程施工,從8月1日22時起對中山路(正義街至公里街)進行斷交,工期60天,期間機動車禁止通行。
這則斷交公告的發布,意味著存在了52年的中山路勝利大街地道橋將徹底告別這座城市,成為城市的一個記憶。
8月1日下午6點,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來到中山路地道橋處看到,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像往常一樣仍在正常通車。夕陽漸漸西下,再過4個小時,這座地道橋將會慢慢跟這座城市告別。
在地道橋的兩側,記者注意到有不少騎車路過的市民將電動車停放好后,對著這座承載著城市記憶的地道橋拍照。有的市民還跑到了中山路地道橋西側的過街天橋上進行拍照留念。
圖為8月1日市民在地道橋下拍照留念。(邊義婷/攝)
幾位市民一邊拍照一邊談論起這座地道橋的故事。一位女士告訴記者,她在石家莊上的大學,當時經常來老火站附近玩,這座地道橋下賣東西的不少,她至今印象深刻。大學畢業后她留在了石家莊工作,結婚時她和愛人還到這里拍過婚紗照,現在這座地道橋要”消失“了,她專門跑過來再拍幾張相片留個紀念。
正在路旁讓家人給自己拍照的張女士說:“過去上學時經常從橋下經過,有了孩子后天天路過橋下送孩子上學,對這座地道橋還是有感情的。”
一些市民表示,過去一直通過這座地道橋來區分橋東、橋西,如今就要拆除了,雖然心里很舍不得,但還是非常期待改造后更加通暢的城市交通。
答疑
平交結構使交通更順暢
據了解,中山路地道橋回填后將拉直中山路勝利大街交口”幾“字彎臨時路現狀,實現勝利大街與中山路地面平面交叉。
在網絡上,不少本地網友也就此展開了激烈討論,網友們在支持建設改造的同時提出了一些疑問。8月1日,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也聯系到了石家莊城發投集團的相關負責人,針對網友的疑問進行了了解。
有網友認為,“幾”字彎影響交通效率,確實需要改造,但為何要做成平交,而不是立交?立交不交通更為便捷,也符合現代城市建設主流。該名負責人表示,在他看來,中山路勝利大街改造成平交更為合適,主要是此路口位于市中心,相較于立交結構,平交視野更為開闊,更為美觀;其次以目前勝利大街雙向8車道、中山路雙向6車道的條件看,平交結構交通會更加順暢。
還有網友提出,勝利大街在2014年就開始進行改造建設,為什么直到現在中山路地道橋填平工程才提上日程?以后,新華路與勝利大街是不是也會改為平交?上述負責人表示,之前,因地面鐵路救援線、石太聯絡線一直處于使用狀態,才致使該段鐵路無法拆除。8月1日上午該鐵路上的救援列車已從中山路北側臨時停放到了中山路南側,這樣不僅中山路和勝利大街的改造可以開工建設,也為新華路和勝利大街的改造提供了條件。此后,新華路和勝利大街的確也將改為平交式。
圖為8月1日下午拍攝的中山路地道橋。(邊義婷/攝)
專家
地道橋回填對石家莊發展意義重大
中山路地道橋回填后將拉直中山路勝利大街交口“幾”字彎臨時路現狀,實現勝利大街與中山路地面平面交叉。河北經濟學會顧問郭省認為,從石家莊市城市建設角度來說,中山路地道橋進行回填對于這座城市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石家莊的交通會更加便利,中山路勝利大街實現道路平交后,能提高城市的運輸能力和效率;二是能夠大大提升城市景觀,原來這一路口有橋有洞不夠開闊,改造后路口視野足夠開闊,高大的建筑、整潔的道路盡收眼底,開闊的景觀也會讓石家莊這座城市顯得更加大氣;三是從地理位置來說,過去的石家莊市以中山路地道橋劃分為橋東、橋西兩個區,市民在心理上有所區分,勝利大街與中山路地面平面交叉有助于消除人們心中的區分。
“中山路勝利大街實現道路平交,此處將成為整個城市的核心,更有利于城市規劃時通盤考慮、統籌規劃。”郭省表示,中山路地道橋周邊有許多石家莊市重要歷史文化資源,如正太飯店、大石橋、石家莊解放紀念碑、石家莊市解放紀念館等,這些歷史文化資源都被立交橋隔斷了。不遠的將來,這些重要資源將融為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區域,更好助力文旅以及其他事業的發展。
中山路地道橋建成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承載著石家莊市許多市民的回憶,建造該地道橋時,郭省曾多次參加義務勞動。撫今追昔,郭省感慨的說:“如今中山路地道橋要進行回填,雖然心中戀戀不舍,但這是城市發展必須要經歷的。石家莊是沿著一個一個時間節點逐步發展起來的,這次改造既是一個重要節點,也是一個轉折點,石家莊市民不會忘記這座地道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