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年輕人的壓力來源于生活,特別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更是要肩負起養老和養娃的雙重負擔,不少年輕家長都被這些現實困難壓得喘不過氣。
隨著教育內卷的加劇,教育支出占了家庭支出的大頭,就算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家長的錢也是一分沒少花,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各種課外班、素質課程一點都不敢落下,因此付出的錢財和精力更是不計其數。
(相關資料圖)
而暑假則是家長最為頭痛的時候,不僅是因為要管理學生的飲食起居和學習,還要集中負擔高額的暑假費用,就算家長想要“躺平”,也免不了被內卷推著往前走,暑假支出也成為壓在家長頭上的一座大山。
“養娃比買房都貴”,家長曬孩子的暑假花銷,金額把人看得直搖頭
學生放暑假總共能花多少錢?可能不少家長都會說沒具體算過,但是肯定比平時多了很多,那么具體都花了多少錢呢?有一個不完全調查統計數據給出了答案。
根據調查顯示,暑假花銷在5000-10000元的家庭占了35.27%,花銷在2000-5000元的家庭占30.62%,而1萬元以上的則占了23.64%,總體來看一個半月的暑假幾乎可以花了家長一個月都工資,甚至還遠遠不夠。
溫州的金女士家里孩子開學五年級,本身她也是一個“躺平”的家長,暑假并沒有給孩子報文化課,只給孩子報了一些興趣班,包括羽毛球、繪畫、舞蹈和鉛筆字,這四項加在一起就已經一萬多了。
然后家長還覺得暑假怎么也得出去玩一圈,于是就帶著孩子去了北京游玩一趟,總花銷也在一萬元以上,總的算下來,在沒有上文化課的情況下,已經花了將近3萬塊錢了。
看著這樣的教育支出,很多網友都倒吸一口涼氣,覺得現在養娃比買房都貴了,但是金女士則認為只要在經濟范圍內,把錢投資在孩子身上是最正確的做法。
當然今年女士家庭條件不錯,沒有房貸車貸的壓力,而且孩子也是獨生子女,所以自然就會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和教育,這樣的消費也能承擔得起,但放在普通家長身上就無法承受了。
其實很多家長都是這種心態,暑假里面花銷最多的不是文化課,反而是興趣班和出游,家長覺得這是對孩子負責任的做法,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需要家長投入更多,不給孩子報課外班、不出去旅游長見識,很有可能讓孩子失去了競爭的優勢,所以再難也得咬牙堅持。
同樣是教育投入,為何暑假讓家長為難?3點原因值得深思
教育支出屬于細水長流的,不管是放假還是平時,學生都有各種課程要上,家長也要承擔經濟壓力,但為何提及暑假,家長就會十分為難呢?主要是3個原因造成的。
其一,暑假時間比較長,普通工薪階層的家長沒有充足的假期陪伴學生,低年齡段家長就會給學生報托管班,再加上各種課外班也集中上課,所以費用自然就比平時多了很多。
其二,暑假也是出游的好機會,很多家長也是本著“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觀念,有時間就帶學生出去游玩,不管是長途游還是短途游,都會有那么幾次,一來放松學生緊張的學習時間,二來孩子也不用羨慕其他學生出去玩,這部分支出就會比較多。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暑假的費用都是集中支付的,和平時季度付費不太一樣,所以放在一起家長就會明顯感覺到壓力,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還真的負擔不起。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長共同的心愿,但也要懂得適可而止
不管暑假家長是如何安排的,但家長的心里都想著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學習和放松都不能耽誤,還要滿足學生自己的心愿和需求,所以才會安排那么多的項目。
這種“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是家長共同的心愿,也為此背負了很多到壓力,但是筆者覺得家長還是要適可而止,凡事都要懂得量力而行,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給予最好的無可厚非,可別因為攀比或者是內卷而逞強,到時候焦慮痛苦的還是家長自己。
另外家長也需要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和需求,尤其是課外班的選擇,一定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家長千萬不能有“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想法,懂得尊重學生的想法很重要,也能給自己減輕不少壓力。
【筆者有話說】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一個暑假就讓家長花了近3萬,這樣的暑假支出屬實讓人壓力山大,雖說這也只是個例,但暑假花銷大這是所有家庭都需要面對的現實難題,所以筆者覺得還是那句話:量力而行,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別因為焦慮和內卷就給自己和學生平添苦惱。
話題:你如何看待暑假花銷過大的情況?歡迎留言分享與討論。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