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記者 趙旭
8月11日,第六屆中國伏生詩會在濱州市鄒平市成功舉辦,開啟了一場傳統文脈與現代文明有機交融的文化盛宴。
2018年春天,伏生故里鄒平市韓店鎮發起創辦首屆中國伏生詩會,至今已連續舉辦五屆。
據了解,本屆詩會影響范圍更廣,參與人數更多。第六屆中國伏生詩會主題為“稼穡”,出處是《尚書》中的《洪范》篇和《無逸》篇。2月5日發布征稿啟事,截稿時間為3月25日24時,共收到來稿1200件,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以及馬來西亞、贊比亞兩個國家。山東省內16地市均有參賽作者,其中濱州市參賽作者109人。
據本屆詩會專業評委會反饋,本屆詩會來稿數量、質量均創歷史新高。由于來稿量大,專業評委會分階段進行了多輪評選,最終評出獲獎作品40件,其中一等獎1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6件、優秀獎30件,并進行了頒獎儀式。
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中國詩歌的魅力,更展示出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豐富多彩,為詩會的成功舉辦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市委宣傳部的大力指導下,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教育和體育局等市直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稼穡”這一主題,精心組織排練了多個節目,既有獲獎作品朗誦類節目,又涵蓋民樂、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
通過舞美、燈光、視覺等多方位設計,充分展示詩歌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讓大家在欣賞節目的同時,感受到《尚書》所蘊含的歷史智慧和不朽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