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最大的心腦血管中成藥生產企業,步長制藥()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銷售費用卻高達億元,相當于每天投入超1800萬元用于銷售。
近日,步長制藥披露的半年報業績,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億元,同比下降%;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下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一提的是,步長制藥系國內最大的心腦血管中成藥生產企業,繼去年業績“暴雷”之后,今年上半年業績較去年同期進一步下滑,半年度凈利潤創下近五年新低。
相比之下,公司銷售費用卻依然居高不下,上半年億元的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的億元增長%,占營業收入的比重仍高達%。
此外,今年上半年步長制藥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億元,較去年同期億元銳減%。步長制藥對此表示,主要原因是“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同比減少及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同比增加影響”。
從銷售費用的構成不難看出,“市場、學術推廣及咨詢費”占據銷售費用的大頭,僅上半年就花掉了步長制藥億元真金白銀。相比之下,職工薪酬、渠道宣傳費則分別只有億元、萬元。
步長制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銷售費用率,也一度引發上交所的監管問詢。
6月9日,上交所針對步長制藥2022年年報下發監管工作函,要求其補充披露公司具體銷售模式,列示報告期內各模式下前十大銷售費用支付對象、金額、費用性質等,并對比同行業可比公司,進一步分析銷售費用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及合理性。
此外,步長制藥還需明確銷售費用支付對象中是否涉及公司經銷商、關聯方、公司員工或其他利益相關方,是否存在為他方墊付資金、承擔費用等變相利益輸送情況。
在上交所的問詢之下,全年高達億元的“市場、學術推廣及咨詢費”的神秘面紗被揭開。
界面新聞注意到,步長制藥的銷售費用實際主要花在了“處方藥”的推廣方面,其中接近一半的市場活動費主要為“向醫學專業人士進行咨詢”等。
步長制藥坦言,“處方藥的用藥需求除適應癥的市場容量外,主要取決于該藥品的療效和醫生對該藥品的認知程度,因此公司采用行業通行的專業化學術推廣模式進行營銷”,“專業化學術推廣營銷模式是公司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
具體從“市場、學術推廣及咨詢費”的構成來看,包括市場活動費億元、市場調研費億元、學術活動費億元、學術交流費億元。
對于高達億元的市場活動費,步長制藥給出的解釋是,“向醫學專業人士進行咨詢,并組織醫學專業人士與基層患者交流互動,宣傳心腦血管、婦科、糖尿病、神經系統等疾病的預防和保健,在增強基層健康的同時提升公司形象和產品認知度,促進產品銷售等”。其主要形式包括OTC推廣培訓、保健品推廣、科普講座等。
值得一提的是,步長制藥去年全年組織市場活動共計21萬余場次,參與人數1400余萬人次,相當于平均每天組織575場市場活動。
在學術活動費方面,步長制藥稱,系“通過論壇、學術討論等活動向與會人員宣傳公司藥品的特性以及最新基礎理論和臨床研究成果,加強相關人員對公司產品的認知”,主要形式包括高峰論壇、高端論壇、課題推廣、慢病建設、腦心同治、小型科內會、學術比賽、學術成果匯報、學術會議等,
據悉,步長制藥去年全年組織學術活動共計7萬余場次,參與人數600余萬人次,相當于平均每天組織192場學術活動。
從負責推廣的主體來看,步長制藥對絕大多數產品和區域均由公司各事業部組織開展學術推廣活動,經銷商只負責向醫院等終端進行配送;同時,也有部分產品和區域由經銷商負責主導學術推廣活動,在這種情形下,經銷商除了配送職能,還承擔一定的市場營銷、客戶維護等工作。
談及銷售費用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原因,步長制藥表示,“由于藥品的專業性較強,公司通過組織專業的學術推廣會議有助于讓醫生更詳細準確地了解藥品的適應癥、作用機理、藥物禁忌以及最新研究動態等,減少藥品的錯誤使用,保障診治效果”。
步長制藥堅稱,不存在為他方墊付資金、承擔費用等變相利益輸送情況;不存在通過銷售費用將款項間接支付給經銷商從而實現銷售回款的情形;公司制定了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確保銷售費用支出的真實、合規。
隨著醫藥反腐的深入,步長制藥下半年的銷售費用是否會出現大幅變動,值得關注。
來源:界面新聞
原標題:步長制藥上半年凈利刷出五年新低,平均每天花掉1800萬元銷售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