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眉毛不長,頭發一直長?”“人為什么有兩只眼睛一張嘴?”“小貓小狗為什么沒有綠色的?”……畢業于清華大學的郝博偉總是被女兒的各種問題問倒,但他毫不敷衍,從科學的角度認真回答每一個看似普通實則很難回答的問題,還做起科普視頻博主,一年多來更新了200多個講解視頻,被稱為“行走的十萬個為什么”。近日,“清華爸爸被5歲女兒問懵了”還沖上熱搜。郝博偉曾在互聯網公司做研發工程師,8年前辭職創業。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郝博偉表示,女兒的“十萬個為什么”喚醒了他的愿望清單——用視頻的形式給孩子們做科普,這讓他意外成了科普達人。
【資料圖】
拍視頻解答女兒的古怪問題
意外走紅網絡
“地球為什么是圓的?它是怎么形成的?生命是怎么出現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對于女兒提出的關于地球的問題,郝博偉做了一期視頻來科普,“早在46億年前,整個太陽系還只是一團星云,經過一些擾動,它們開始旋轉,在引力的作用下,星云開始聚集,原子不斷碰撞升溫,于是核聚變產生了……有一顆行星爭取到了最多的物質,這就是地球。”
郝博偉的抖音賬號@清華圓子爸爸講科學如同短視頻版的“十萬個為什么”。從“動物的膝蓋為什么是反的”到“花朵有沒有綠色的”,從“太空中為什么會失重”“故宮為什么叫紫禁城”到“海洋為什么是藍色的”,這些成年人已經習以為常,但在孩子眼中充滿疑惑的問題,在他的視頻中都能找到答案。
郝博偉在給大家解釋地球為什么是圓的
在近期的一個視頻中,女兒問:“為什么哺乳動物沒有綠色的?”郝博偉首先溫柔地肯定了孩子通過自己觀察得出的結論:“哺乳動物是真的沒有見過綠色的”。然后,他從哺乳動物體內的色素和基因開始分析哺乳動物身上只可能出現的一些顏色,接著又從達爾文進化論角度講述了變異的綠色基因會被物種在進化過程中淘汰。一個看似難以解答的問題就在他2分鐘的娓娓道來之中被闡釋清楚。
評論區有網友留言稱:“高知爸爸,孩子童年太幸福了”“長知識了,點贊”。也有網友會在評論區留下自己孩子提出的問題,等待他的解答。目前,郝博偉已經創作了200多個少兒科普視頻,收獲了62萬粉絲。
郝博偉已經創作了200多個少兒科普視頻
如今,“清華圓子爸爸”的抖音賬號成功出圈,郝博偉也被越來越多的網友關注。面對自己在網上走紅,郝博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最初做賬號的目的就是回答女兒提的問題,能回答一個問題,我就做一個視頻,沒有那種要把視頻做到多火的想法。”
清華學霸投身兒童科技領域
制作視頻版“十萬個為什么”
郝博偉是北京人,今年37歲,從小就是一名學霸。他的科學啟蒙來自小時候看的科普動畫片《咪姆》,“當時中央電視臺引進了這套動畫片,每一集講科學家的故事和科學發現,讓我非常著迷。”后來,他又接觸到國內的科普讀物《少年科學奧秘文庫》《十萬個為什么》等,這些少兒科普類作品給當時的他打開了科學認知的大門。“后來再學習數理化生這些課程,我覺得都不是很難,我基本是抱著求知欲很強的態度,很有動機地去學習。”郝博偉在采訪中告訴記者,“做少兒科普的種子在我小時候就種下了。”
2007年,郝博偉從清華大學機械及自動化專業畢業后進入互聯網公司,從事計算機軟件研發方面的工作。“在一個大公司里,每個人都是負責一小塊內容,領域很窄。我覺得我的一些想法和擅長的東西沒有特別好地發揮出來,我就想趁著年輕,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2015年,郝博偉辭掉互聯網公司的工作,投身創業大潮,起初他并沒有找到方向,直到2017年女兒出生,他才投身兒童科技領域,“目前我是一個創業團隊的負責人,公司主要做兒童教育相關的智能硬件設備。”
創業初期,時間相對自由,郝博偉擔起照顧女兒的責任,“我覺得跟孩子一起成長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郝博偉說,大概從三歲開始,女兒總是喜歡問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我跟她講任何東西,她都會回一句‘為什么’,其實當時我是有點懵的,因為我從來沒想過,這東西還有為什么。”有些問題他覺得不是那么好回答,但是又想讓孩子有一種科學的態度或者科學的思維來對待這件事情,所以就認真查閱資料,耐心解答,“孩子提問題,就是他們在思考,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一個過程,如果這時候我們很敷衍,相當于磨滅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好奇。”
郝博偉在耐心地給女兒科普知識
郝博偉告訴記者,他一直夢想制作一部兒童科普動畫片,女兒的“為什么”喚醒了他,不如先從視頻版的“十萬個為什么”開始。“短視頻貼近生活,只要你的內容有意思,哪怕制作得不是非常精良,都有可能被用戶發現。大學期間,我和同學一起拍過電影,視頻制作技能這方面沒有什么困難,就開始做了。”
2021年12月,郝博偉開始在抖音發布短視頻科普兒童知識。最初的視頻都是女兒先提問,他再回答,“剛開始嘗試了幾條,我發現這樣的節奏太慢,很難吸引觀眾,后來就改成了口播的形式。”他收集孩子平時問的,回憶小時候自己好奇的,包括其他家長在評論區和私信提問的問題,然后查閱資料,并拍成短視頻進行解答。
郝博偉通過短視頻解答各種問題
他的講解不僅把千奇百怪的問題中涉及的科學原理和研究現狀講清楚,更注重引導孩子,激發興趣。“不僅是我家孩子,我想很多小孩都喜歡問問題,一些家長由于自己不懂或者工作忙,可能會敷衍甚至訓斥孩子。我覺得能夠幫助到這些家長,節省他們的時間,又能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挺好的。”
成為很多家長的“參考書”
想激發更多孩子的探究興趣
“普通科普類視頻一般邏輯性強,專業術語多,內容講得比較深,但少兒科普,語言要通俗易懂,節奏不能太快,要采用各種方式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感覺到很多知識是有意思的。”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消化知識,郝博偉還經常采用各種道具來進行循循善誘、深入淺出的講解,比如講解地球構造時會用費列羅巧克力、棉花等做演示,描述壁虎的生理特征會用“壁虎能不能爬上不粘鍋”來做情景假設。
郝博偉利用道具讓科普更加生動形象
漸漸地,郝博偉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行走的十萬個為什么”,在抖音上吸引了由孩子、家長以及幼兒園老師組成的忠實粉絲群。有一位家長私信告訴郝博偉,自己的孩子因為生病情緒低落,看了他的視頻后孩子開始積極起來,對世界充滿好奇;有幼兒園老師覺得他的視頻很好,詢問是否可以當做教學小視頻在課堂上播放,這些都讓郝博偉覺得很有成就感。
談及自己的科普視頻為何受歡迎?郝博偉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平時工作忙、壓力大,孩子問出一個問題,沒有那么多時間或知識儲備去解答這個問題,“他們發現有些問題確實很難回答,連清華爸爸都被孩子難倒了,所以家長會產生一些共鳴。另外,很多家長看完視頻后發現,原來真的有人愿意用一些科學知識來系統地解答孩子們的問題,保護他們的好奇心,這個點可能打動了很多人。”
他的每條視頻下都能看到有家長留言:“我們家孩子前兩天剛問了這個問題,趕緊關注一下博主,回頭好給孩子解答”“這才是該給孩子們的解釋”。郝博偉表示,很高興能成為很多家長的“參考書”,“我在抖音做科普,既是為了普及知識,也是為了傳播我的教育理念,我想告訴家長們,要認真對待孩子們的每一個‘為什么’,因為每解答一個‘為什么’,都是給孩子一次思維啟迪和心靈成長的機會。”
他的賬號下收到很多留言反饋
郝博偉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這一年多來,女兒的變化肉眼可見,她對各種知識都很感興趣,自發地閱讀科普讀物和繪本,有一次去博物館,女兒竟然說出了一個他都沒聽說過的蜥蜴的名字,讓他十分意外。另外,女兒還特別愿意跟別人分享,“她在幼兒園,會非常興奮地跟老師和同學說,我爸爸給我講了一個什么知識,超厲害的。”在他看來,科普短視頻是非常好的兒童科普工具,它直觀、易于孩子接受,青少年閱讀模式也提供了家長相對放心的內容,內容幾乎不用家長把關,現在他每天會給女兒30分鐘自由探索抖音的時間。
郝博偉表示,做兒童科普起初是為了陪伴女兒成長,現在被更多人看見,算是實現了一部分自我價值,能引導孩子們探索科學的世界,更是意外驚喜。未來,他會繼續創作更多有意思的內容,激發更多孩子的科學探究興趣。
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
實習生 |張靜萱
編輯|張冰晶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和視頻素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您有新聞線索,歡迎點擊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