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財早新聞,早聽早知道。
今日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從近期密集披露的2022年年報以及2023年一季報情況來看,A股光伏板塊盈利集體向好的趨勢十分明確。根據記者統計,截至發稿時,70家已經發布業績(含業績預告)的A股光伏公司去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1124億元,同比增逾8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500億元,同比增幅逾91%。詳情>>
(相關資料圖)
宏觀經濟
1、人社部:今年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97萬人,同比增加12萬人。3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3%,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2、人社部:截至3月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規模超過1.65萬億元;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3324萬人。截至去年底,全國職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規模超過2.11萬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5.29%。
3、國家稅務總局:2023年一季度累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212.4億元,同比增長36%。
4、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統籌推進各類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則制修訂工作。還將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規則研究,助力相關領域創新發展。
5、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部署做好節假日期間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保障有關工作,要求加大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力度,推動旅游景區及周邊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
6、航天局、中科院:發布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本次發布的影像圖為彩色,包括按照制圖標準分別制作的火星東西半球正射投影圖、魯賓遜投影圖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圖,空間分辨率為76米,將為開展火星探測工程和火星科學研究提供質量更好的基礎底圖。
7、24日,粵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項“灣區標準”,涵蓋食品、粵菜、中醫藥、交通、養老、物流等25個領域。
投資要聞
1、21世紀經濟報道:4月24日,相關部門正式實施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開放因不滿足結算安排而關閉的滬深港通交易日。實施后,港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為4月27日與4月28日,滬深股通首次新增交易日為5月25日。業界普遍預期,在交易日歷優化后,滬深港通無法交易的天數將減少約一半。詳情>>
2、21世紀經濟報道:Wind數據顯示,有18只個股在2023年一季度新進公募基金重倉股的前百名。其中金山辦公獲增持最多,截至一季度末,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合計增持金山辦公市值達134.18億元。此外,科大訊飛、寒武紀、中際旭創等,持股占總股本比例較上期大幅增長。詳情>>
3、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將認真研究制定、適時出臺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的有效政策,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推動研究并盡快明確2023年后車購稅減免政策,制定加快充換電建設、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支持政策。
公司動向
1、特斯拉:第一季度,特斯拉在中國收入達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5.18%;在美國收入達112.47億美元,同比增長28.77%;德國、亞太等其他市場貢獻71.91億美元,同比增長33.86%。
2、通威股份:2023年一季度凈利潤86億元,同比增長65.59%。2022年凈利潤257.26億元,同比增217.25%,擬每10股派28.58元。另外,通威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60億元,用于20萬噸高純晶硅等項目;計劃發債融資100億元。
3、新開普:收到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楊維國家屬的通知,楊維國因涉嫌泄露內幕信息罪被刑事拘留。
4、陽光電源:2023年一季度凈利潤15.08億元,同比增長266.9%。2022年凈利潤35.93億元,同比增長127.04%;擬10派2.2元。
5、特變電工:2023年一季度凈利潤47.24億元,同比增長51.34%。2022年凈利潤158.83億元,同比增長118.93%,擬10轉3派11.2元。
6、天合光能:2022年營業收入850.52億元,同比增長91.21%;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103.97%,擬10派4.78元。
7、平安銀行:一季度度營業收入450.98億元,同比下降2.4%;凈利潤146.02億元,同比增長13.6%。
國際動態
1、美股三大股指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0.2%報33875.4點,標普500指數漲0.09%報4137.04點,納指跌0.29%報12037.2點。瑞士信貸漲2%,一季度扭虧為盈。石油股漲幅居前,熱門科技股多數下跌。中概股多數收跌,阿里巴巴跌2.5%。
2、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24日,美國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表示,其公司存款在今年第一季度下降40.8%至1045億美元。媒體報道稱,其存款減少超過1000億美元。
3、新華社: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第一批在蘇丹中國公民已安全撤至蘇丹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