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日前,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耐候鋼鐵塔技術團隊前往我國首條耐候鋼全裸露試點工程——安徽亳州110千伏夏湖—高堂(孫廟)線路工程現場查看鐵塔表面銹層穩定及塔身銹液流掛情況。結果顯示,經過4~5年服役,該工程耐候鋼鐵塔表面已形成穩定銹層,具備良好的防腐性。
據介紹,耐候鋼是為普碳鋼添加耐蝕元素而形成的一種大氣耐腐蝕鋼。耐候鋼的金屬基體表面可形成穩定銹層,實現鋼材自身防腐。傳統的鐵塔防腐方式為熱浸鍍鋅,工藝過程不夠環保。應用耐候鋼鐵塔可免去酸洗、鍍鋅和鈍化工序,減少環境污染。同時,耐候鋼鐵塔可依靠自身穩定銹層,實現全生命周期防腐免維護,減少鐵塔本體成本和運維費用,降低全壽命周期成本。
2017年,依托工業和信息化部綠色制造項目“環保型耐候桿塔綠色設計平臺集成應用技術”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技項目“輸電線路桿塔應用耐候鋼和滲鋁鋼的可行性研究”,中國電科院牽頭、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協助成立研發團隊。該團隊開展耐候鋼種研發、成套設計技術、關鍵加工技術和腐蝕評價體系的系統研究,形成了耐候鋼鐵塔成套技術,并先后在安徽的亳州110千伏夏湖—高堂(孫廟)線路工程、阜陽6條22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中應用。
據測算,每100萬噸塔材換為耐候鋼,每年可節約原材料成本5.7億元,節省鋅金屬22.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3.1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