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國金證券研究所舉辦的“迎客松——產業高峰論壇暨國金證券2023年中期策略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本次策略會包括主會場、總量、汽車硬科技、自主可控、新能源&新材料、消費、AI等七大研究專場。其中,“AI”主題專場共設立相關七大分會場,吸引了近千人參與。
近年來,國金證券研究所不斷發展壯大,國金證券研究所所長蘇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金證券研究所2022年開啟“3.0”改革后,大力擴充研究團隊,打造精品研究。今年,國金證券研究所將著力打造“AI+”系列研究,并切實執行“投行為牽引,研究為驅動”的戰略,與投行、財富等部門相互賦能、協同發展。
著力打造“AI+”系列研究
(資料圖片)
2022年,國金證券研究所推進“研究3.0”轉型改革,以“專業研究、定價能力”為核心,讓研究的價值從傳統的二級市場延伸到大投行、大資管、大財富等更廣泛的領域。
蘇晨表示,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國金證券研究所人員數量在2022年擴充60%以上,建設成從總量到行業全產業鏈覆蓋的研究團隊,在新興產業領域打造重點團隊,市場研究排名持續提升。“2023年,研究所將進一步提升團隊間協同作戰的能力,繼去年‘自主可控’‘未來汽車產業鏈’‘疫后修復’等大的專題推出后,我們將著力打造‘AI+’系列研究,打通科技團隊與各行業之間的連接,讓研究更前瞻、更靠譜、更深度。同時,我們繼續加快‘數研融合’的進度,隨著研究團隊的配置齊全加上融合加速,數據團隊對各研究團隊的支持也更加深入和全面,國金研究將變得更迅速、更準確、更智能。”他說道。
據介紹,國金研究所的新能源和醫藥團隊具備很好的傳承,在精品化戰略時代,該所培養出電子半導體、食品飲料、石油石化等優秀團隊。自啟動“研究3.0”改革以來,外部引入的宏觀、固收、金工、汽車、機械、計算機等團隊快速崛起。隨著新一輪“AI+”科技進步給各產業帶來變化,國金研究所第一時間組織了“AI+各行業”的研究策劃,由所長牽頭,科技團隊作為中堅力量,各行業從需求端跟蹤研究和反饋最新創新進展,形成了多篇行業聯合報告。
蘇晨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研究所非常重視新興產業的研究、科技賦能以及產業鏈視角研究。國金證券明確了‘投行為牽引,研究為驅動’的公司戰略,國金投行近幾年排名前十,很多項目分布在科技、新能源、高端裝備、醫藥等領域,國金研究所在這些領域研究實力突出,形成了很好的相互賦能。”據悉,本次合肥策略會,國金證券研究所幫助投行和分公司的數家企業客戶對接安徽本地資源,引薦直投部門與地方投資平臺對接,相互賦能。同時,研究所在積極開拓銀行理財子、保險、私募等客戶的過程中,協同資管、分公司、國金基金等部門做好一體化綜合服務。
研究主線繼續圍繞“科技創新”
蘇晨認為,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主要圍繞“中特估”和“AI+”進行主題投資。因此,今年國金研究所的研究主線將繼續圍繞“科技創新”進行。目前科技板塊的基本面正見底回升,很多細分行業機構的配置仍處于低位,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將出現新變化。
對于人工智能、醫藥消費、央企等備受關注的熱門主題,蘇晨表示:“每一輪核心主線一般延續2年至3年,核心主線一般都是長期邏輯在短期股價持續上漲中得到驗證的。本輪主線的長期邏輯主要是三點:一是產業趨勢新變化;二是基本面見底回升;三是機構配置處于低位。本輪人工智能主線的短期風險或來自宏觀面沖擊,醫藥消費、央企國企板塊的復蘇仍有待基本面驗證。”
值得一提的是,伴隨chatGPT點燃市場熱度,“AI+”行情成為今年市場表現最火的板塊。對此,蘇晨認為,從目前板塊表現來看,與AI相關的大公司漲幅優于中小公司,其中上游算力大公司漲幅最靠前,中游模型大公司漲幅較小,toB和toC應用軟件企業的市場表現分化明顯,但分化的邏輯不同。toB端應用軟件企業的股價漲幅不明顯,但子板塊內的大公司股價呈現上漲并突破新高的態勢;toC端應用軟件中小公司的漲幅更高,有明確應用場景、市場空間尚可的小企業市場表現更亮眼;中型C端軟件企業的消費場景相對確定性較弱,AI系統對主營目前僅能起到輔助作用。
“創新催化的大行情,往往在第一階段的朦朧中呈現同漲同跌的表現,當進入商業模式落地和基本面兌現階段,板塊行情會出現明顯分化,尤其是在應用領域,涉及范圍會越來越廣,我們后續會持續重點打通各個行業,尋找能夠切實落地兌現的領域。”蘇晨表示。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