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球三大食品展之一的2023 SIAL西雅展昨天在上海落下帷幕 受訪者供圖(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蕓)讓全球優質食飲“走進來”,更讓中國的農業特色產品“走出去”,全球三大食品展之一的2023 SIAL西雅展昨天在上海落下帷幕,67個國家和地區的4500多家參展商攜30余萬件“名優特”產品參展,和超過17萬名全球專業人士相聚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在全球食飲貿易的大平臺上收獲滿滿。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肉類消費市場,持續穩居世界第一。”美國肉類出口協會亞太區副總裁楊智惠表示,盡管豬肉仍是中國消費者的首選,但牛肉的消費也隨著收入水平的增加穩步上升。此次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組織了十多家貿易商、進口商及會員共同參展,并在現場展示各類美國谷飼豬肉牛肉產品及預制菜品。
記者看到,除了各種牛排、美國和牛,還有各種應用的美國谷飼牛肉二級部位肉,以及豬肋排、梅花肉等,各類具有增值意義的預制菜品也亮相展會,獲得不少中國采購商的青睞。“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和家庭規模的縮小,消費者正在尋找更方便的食材。因此更多企業開發了以美國谷飼牛肉和豬肉為原料的即烹、即熱、即食預制菜,包括牛肉餅、牛肉卷乃至于中國風味的潮汕牛肉丸。” 楊智惠表示,中國消費者對優質美味、營養健康的飲食需求正在釋放,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趨勢,需要制定更新的戰略。
過去三年,美國牛肉出口中國的貨量持續以兩位數增長,但在中國進口市場的總盤子里,“美牛”占比僅為7%,市場潛力巨大。對此,楊智惠充滿信心:“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谷飼牛肉生產國和出口國,如今除了高端西餐廳、日韓料理、中餐廳等餐飲渠道,更多線上線下的零售平臺也均有布局,未來能讓更多中國消費者品嘗到美國進口谷飼紅肉。”
除了進口食材,國產的優質食材也在SIAL西雅展上亮相。由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承辦的“好品山東”漁業品牌全國推廣活動·上海站就落地SIAL,借助國際展會平臺推動更多山東本土特色海水產品及預制菜進入省外以及國際市場,向世界展示山東“好魚”。
在展會現場,威海刺參、乳山牡蠣、濱州文蛤、沾化海蜇、深海黑鲪、深海鱸魚、深海野游大黃魚等100多種產品集體亮相,引來眾多國內外采購商駐足洽談。山東美佳、山東好當家、濱州正海、國信水產、文登亞盟、山東沾化隆旺、山東中蠔漁業等七家參展企業還拿出優質水產食材,在特邀名廚周華的妙手下,化為一道道精致鮮美的海鮮佳肴,讓在場觀眾驚喜連連。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山東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水產品總產量預計達到879萬噸,加工總量、加工能力和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數量均位列全國前列,海水產品預制菜產業也正成為山東的另一個“金字招牌”。此次,組織省內漁業品牌企業參展并舉辦同期活動,旨在提升“好品山東”漁業品牌影響力、競爭力和美譽度,同時充分發揮山東海洋資源豐富優勢,全力滿足國內外市場多層次、多樣化的海水產品采購需求。
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及年輕消費群體興起,水產品預制菜消費不斷增長,烤魚、酸菜魚、小龍蝦等水產品預制菜已成為消費爆品。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表示,今年參展企業帶來的預制菜新品和精深加工產品明顯增多,反映出市場趨勢變化。作為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國水產品企業應加大研發力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便捷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