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團無人機配送。(資料圖片)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5月25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從冰茶到熱騰騰的一日三餐,還有生活用品、藥品等生活必需品,都可由無人機送上天,穿越城市摩天大樓,半小時甚至十幾分鐘便可從天而降,送達顧客手中。《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記者近日在深圳體驗無人機配送后,在文章中寫道,對于一些深圳居民和商家來說,無人機配送已經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消費者對于“快”的確定性要求不斷提高快速推動技術變革。目前,包括美團、京東在內的多家中國企業,以及谷歌、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頭,都在積極研發低空無人機配送技術,以適應不同場景下的快速履約。例如,亞馬遜在2013年首次提出這個想法,但其進展受到監管和需求不足的限制。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ing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在歐美澳三大洲運營無人機配送。沃爾瑪正在支持幾家無人機初創公司進行實驗,以嘗試用無人機配送商品。
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這篇題為《無人機送餐已成深圳城市生活一部分》的文章中,記者指出,美團選擇人口密集的城市社區,相比亞馬遜、Alphabet等美國同行更具難度。但這種選擇在中國也更有意義,因為大多數人都住在城市里的高層公寓樓中,并且很多人每天都叫外賣。
去年7月,外媒曾專門將美團、京東等中國企業的無人機配送探索,作為中美商用無人機競爭的案例進行分析,并評論稱,中國正在大力發展無人機送貨技術,以解決農村郊區等遠距離送貨、城市高需求壓力等問題。同時,與亞馬遜等企業相比,“中國的無人機送貨技術和經驗已領先于美國。”
2021年年初,美團無人機在深圳完成首個面向真實用戶的訂單配送任務。截至2022年年底,已在深圳5個商圈落地,11條航線覆蓋18個社區和寫字樓,可配送商品種類達2萬種,累計完成用戶訂單超過12萬單,平均配送時長約為12分鐘,為用戶節約近3萬小時等待時間。
美團正讓無人機在摩天大樓之間穿梭送貨,這背后的支撐是自主研發的飛行器、自動化機場、智能調度系統等軟硬件能力,以及全球最豐富的生活服務落地場景、億級用戶流量和千萬級日訂單量,這些都為無人機規模化落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多年來,深圳市持續通過政策引領的方式,推動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截至目前,1300余家深圳企業已經締造出一個750億元規模的無人機產業。2022年6月,深圳發布的“20+8”產業政策中,包含無人機在內的“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被列入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