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
文 | 創頭條,作者|張爽,編輯|六耳
本周五(5月26日)北交所“鋰電池”概念股將再添一員。
特種石墨材料生產商寧新新材(839719.NQ)從創業板成功“轉道”北交所,后天將正式登陸北交所上市。而另一只“鋰電池”概念股武漢藍電(830779.NQ),也將于明日公告發行結果,等待上市。
近幾年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鋰電產業市場規模大幅上漲,鋰電池相關公司正處于風口,不少知名投資機構“盯上”這條賽道。
“亞洲鋰都”將又添一家上市公司
本周五即將上市的寧新新材,創立于2007年,專注于從事特種石墨材料及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廣泛用于鋰電、光伏、人造金剛石、冶金、化工、機械、電子等多個下游領域。
寧新新材曾于2016年掛牌新三板,2020年開始沖刺深市創業板,之后2022年撤回了創業板上市申請,轉而又將目光投向北交所。
該公司北交所申報材料于2022年10月10日獲受理,2023年2月16日過會,3月31日獲證監會注冊,拿到發行批文。
其客戶包括鋰電、負極材料行業的龍頭企業寧德時代、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來等知名企業,與它們簽訂了合作協議和供貨協議。
此外,宜春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春發投)、泰豪創投、廣東國民創新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云和資本、企巢簡道基金、北京華清坤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機構出現在寧新新材的股東名單中。
寧新新材如此受知名投資機構認可,這與鋰電和光伏行業快速發展不無關系。近幾年,隨著“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鋰電、光伏行業對特種石墨的需求也隨之加大。
寧新新材主營的特種石墨產品,重要應用領域正是鋰電和光伏行業。2022年度,寧新新材實現營收、凈利潤雙增長。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
北交所已有11只“鋰電池”概念股
隨著我國鋰電池的需求持續增長,鋰電池概念前景廣闊,受到市場追捧。除寧新新材外,北交所和新三板也有不少“鋰電池”概念股。
包括貝特瑞(835185.BJ)、長虹能源(836239.BJ)、德瑞鋰電(833523.BJ)、遠航精密(833914.BJ)、天馬新材(838971.BJ)、力佳科技(835237.BJ)、安達科技(830809.BJ)等公司。
其中,貝特瑞為正負極材料生產商,遠航精密為鋰電池精密鎳基導體材料生產商,天馬新材為鋰電池隔膜涂覆材料生產商,力佳科技為鋰微型一次電池生產商,安達科技為磷酸鐵鋰生產商。
2022年年報業績來看,這些北交所鋰電池領域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也十分亮眼,全部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
11家鋰電池領域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387.47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35.22億元,同比增長55.77%;共實現凈利潤36.79億元,平均實現凈利潤3.34億元,同比增長29.51%。
其中,9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4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億元。
被稱為“北交所市值一哥”的貝特瑞,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56.79億元,凈利潤高達23.09億元,不僅是北交所鋰電領域中賺錢最多的公司,也是19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
其次是今年3月23日剛剛登陸北交所上市的安達科技,去年營業收入達到65.58億元,營收同比增長高達315.80%,凈利潤8.11億元,同比增長251.52%。
這11家鋰電領域公司中就有8家屬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鋰電“后備軍”后勁十足
作為北交所“后備軍”的新三板,也不乏鋰電池領域相關公司。
直通北交所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鋰電池領域公司共有29家,其中,基礎層20家,創新層9家。
這些公司有27家營業收入為正,21家凈利潤為正,而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雙雙為正的公司達20家,占比近7成。其中,8家公司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 2家公司凈利潤超過1億元。
邁奇化學(831325.NQ)營業收入最高,達到16.87億元,這家公司主營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內脂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鋰離子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等多個行業領域。
而凈利潤最高的是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生產商圣泰材料(874095.NQ),去年實現凈利潤1.99億元。
其中,廣東羚光(830810.NQ)在9家創新層公司中營收和營收同比增長均最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22億元,營收同比增長達到135.82%。該公司是太陽能光伏材料、鋰離子電池材料生產商,今年2月20日已進入北交所北交所上市輔導。
除廣東羚光外,營收超過2億元的還有方林科技(430432.NQ)、首帆動力(832266.NQ)、恒泰科技(870102.NQ)、金暉股份(870102.NQ)。
主營電池測試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武漢藍電(830779.NQ),緊隨寧新新材之后,也將于明日公告發行結果,等待上市。
由此可見,新三板鋰電池領域“后備軍”潛力十足。
隨著北交所多項改革舉措推出,北交所對于鋰電池領域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吸引力也隨之增強,未來北交所“鋰電池”概念股也有望迎來快速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