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計劃直至2025年運營 9000家,伙伴(員工)從當前的6萬增加到達到9萬多名。”5月30日,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在上海接受媒體群訪時,談及了星巴克接下來的擴張計劃。
星巴克全球首席執行官納思瀚表示,星巴克希望繼續推動中國精品咖啡的發展,在中國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他認為,星巴克在中國的市場容量在擴大,顧客數量在增加,目前中國消費者人均一年消耗12杯咖啡,遠不及發達國家的數百杯,所以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市場太重要了,我們希望中國成為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市場,9000家門店只是一個里程碑,我們不會止步于此。”
當前,星巴克中國擁有超過6200家門店,覆蓋244個城市。納思瀚表示:“我們將來的發展,既包含深入我們當前所在的城市,去挖掘更多機會,也要去覆蓋更廣闊的市場。未來,這兩個場景都會發生。”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對于下沉市場,星巴克看中的不僅是全國300多個地級市場,也包括近3000個縣域市場。不僅要去到更多地級城市,還要下沉到縣域市場,同時不斷加強在重點城市的布局。
不過,與其他靠加盟門店迅速擴張的咖啡品牌不同,星巴克目前暫時沒有加盟計劃。
“以特許經營的方式來擴張不是我們目前所考慮的方式。我們的長期愿景是自己開設和運營星巴克門店,而非特許經營的方式。我認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業務模式,適應了中國市場的需求和文化,所以未來我們將繼續依靠已經建立起來的模式來提升業務。”納思瀚說。
此前,納思瀚為了融入星巴克文化,在公司有過為期6個月的沉浸式入職培訓。“在這6個月里,我有了一個中文名字,這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此外,我去了世界各地的34家門店,和我們的伙伴一起工作。我學會了如何煮制咖啡,如何與伙伴們、顧客們一起分享咖啡。伙伴們教會了我很多關于公司的知識。他們告訴我,我們的優勢是什么,我們需要在哪里做得更好。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雖然市場廣闊,但近些年中國咖啡市場競爭激烈,新品牌不斷涌現且融資頻繁。企查查數據顯示,2022年咖啡賽道發生融資31起。2023年前4個月,也已經有了23起融資。2023年1月至4月,我國累計新增1.8萬家咖啡相關企業,同比大幅增加103.3%,其中2月全月新增3470家,同比激增183%。
對于中國咖啡市場的競爭局面,納思瀚認為:“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市場空間非常大。我們歡迎競爭,因為它能擴大咖啡消費市場。我一直關注我們能夠控制的事,比如產品、體驗、門店設計、工廠、供應鏈、數字化等等。未來我們還會有很多本土化的創新。”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開辟下沉市場對于星巴克來說,最大的優勢在于成本的控制。“很多的連鎖品牌的優勢都是在于成本的控制。如果一線城市賣30元一杯,五線城市也是賣30元一杯,但是一線城市和五線城市的商業租金可能相差甚遠。所以整體來看,對于下沉市場來說,單店營收有可能會相對比較低,但如果從成本角度來說,它有很大的優勢,品牌調性方面星巴克也有一定的優勢。可是從產品矩陣的角度來看,星巴克未來一定要在差異化和品質這方面繼續發力。”
數字化發展是星巴克在未來較為重視的方向,這也是該行業避免不了的議題。未來3年,星巴克將斥資約14.6億人民幣(2.2億美元),打造星巴克中國首個專屬的數字技術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