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翻車了,不是因為太差,而是因為太好。
在最近剛剛結束的華表獎頒獎典禮,張譯斬獲了最佳男主角獎,實現了金雞、百花、華表大滿貫。
【資料圖】
可是不管是在現場的圈內人,還是熒屏外的觀眾,卻都對他不太友好寬容。
先是在他上臺領獎時,臺下的陳凱歌卻一臉怒容,十分嚴肅。
就算鏡頭舉到了他面前,他也沒打算管理自己的表情,將自己的不高興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因為張譯是憑借《我和我的祖國》中的“相遇”篇獲獎的,
而陳凱歌就是這部電影的總導演,他應該為自己的演員獲獎而高興啊,
而且他還曾經當眾稱贊過張譯:
他在影片中戴著口罩和任素汐相遇的那場戲非常難,張譯完成的很好,他的表演可以說是達到了演員的天花板級別。
網友們分析陳凱歌的心態,可能是因為兒子陳飛宇沒有獲獎所以他才不高興。
如果說這個表情是網友們過度解讀,那之后陳凱歌的反應就證實了他對張譯的不滿。
當天陳凱歌也憑借《長津湖》和徐克、林超賢一起獲得了優秀導演獎,
當陳凱歌起身去領獎時,要經過張譯的座位,張譯第一時間向他祝賀,陳凱歌也是一臉不悅,到了臺上后才露出了笑容。
而熒屏之外,很多人也對張譯的獲獎表示了質疑,有人說:張譯的演技被高估了!在電影界不如寶強,在電視劇界也沒有張頌文演得好。
還有人說:從來都沒感受到張譯的演技,一聽到他的聲音就非常出戲。
從《士兵突擊》中催淚的班長史今,到《追兇者也》中吃面的一幕被納入北影教科書,
張譯曾經是備受觀眾認可的演技派,圈里人公認的“敬業模范”,如今頻頻獲獎卻為何反而失了人心呢?
01
《狂飆》捧紅了張頌文,卻毀了張譯,原來演員的演技全靠同行襯托。
在《狂飆》之前,張譯已經有近5年的時間沒有拍電視劇了,
2014年,他憑借在電影《親愛的》中飾演的土豪韓德忠一角,獲得了第3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從此以后就開始走上了大熒幕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狂飆》剛剛開播,大家就對張譯的演技非常期待,
相信很多人都是沖著張譯才追的這部劇,卻沒想到沒看幾集,就被配角們圈粉了。
不知道是太久沒拍電視劇,還是認為自己的地位已經穩固懶得突破了,張譯在劇中的演技過于平庸,
他根本壓不住張頌文的演技和氣場,被網友質疑他飾演的安欣是《狂飆》中最大的敗筆。
還有他偶爾冒出來的不知道哪里的南方口音也很讓人出戲,像極了《雞毛飛上天》中的陳江河,
而且他在戲中總是壓著嗓子說話,動作也慢半拍,顯得有些笨拙。
其實這是張譯一貫的表演風格,但是在這部快節奏的戲中為什么就顯得有些扭捏作態,裝傻充愣呢?
如果了解了整部劇的背景的話,就會明白張譯的表演并沒有什么毛病。
《狂飆》的背景設定就是南方某省,所以安欣說話帶點南方口音是正常的,
只不過他為了省事直接沿用了“陳江河”的口音,聽起來就有些不倫不類。
同時安欣這個角色又是一個心存善念、做事又比較軸的一個人,張譯用略顯笨拙的動作來表現也十分恰當,
但是這個人物畢竟經歷了很多時期的改變,不可能一直一成不變,在這一點上,張譯確實有些偷懶了。
另外安欣的父親在他小時候犧牲了,他從小在警隊寄人籬下,說話時處處小心也沒什么不對,
但還是那句話,沒有根據人物不同時期的狀態做調整。
所以說單獨把張譯拿出來看,他的演技還是穩定的,誰料半路殺出了一個張頌文。
張頌文的演技太驚艷了,他把高啟強從一個賣魚販到黑社會老大的,每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和氣場都拿捏的十分到位,
而且臺詞功底深厚,人物心理刻畫的十分精準,直接把一成不變的張譯襯托的毫無看點。
這部戲后,大家才發現,原來之前把張譯的演技捧得太高了,
以前大家之所以覺得他演技好,都是因為其他人演的太差而已,
如今張頌文一出現,就將他的真實水準比出來了。
于是這部戲后,張頌文火的一塌糊涂,而張譯卻成了炮灰。
沒想到《狂飆》剛播完,張譯的另一部戲《他是誰》也緊鑼密鼓的開播了,
原本可能是想蹭蹭《狂飆》的熱度,沒想到適得其反,觀眾們都看煩了。
同樣的刑偵劇,張譯同樣飾演了一名堅持尋找線索的警察,和《狂飆》的角色幾乎一模一樣,觀眾們嚴重審美疲勞了。
02
事實證明,張譯也不可避免的進入了演員的舒適圈。
很多演員都是這樣,一開始時喜歡挑戰各種不同的角色,拒絕重復自己,也會比較容易出彩,
可是這樣必然是比較辛苦的,每次都要重新熟悉角色,改變演戲的風格,還要冒著觀眾們不喜歡的風險。
可是如果找到了自己最適合的一類角色,不斷的去復制自己,這樣就簡單的多了,
什么都不需要準備,上去就可以拍,還能保證收視率,拿的錢也不少,何樂而不為呢?
比如劉濤、靳東、張嘉益等都是這樣。
剛進演藝圈時,張譯是憑借演士兵出名的,后來他又接連演了《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兵團歲月》等電視劇,都是差不多的角色,
婆媳劇愛情劇爆紅后,張譯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因為他的形象根本不適合這類電視劇,
尤其不適合談情說愛,他和孫儷演的《辣媽正傳》一點CP感都沒有,
而且在孫儷的襯托下也顯得他特別土氣。
直到2020年,張譯第一次嘗試出演網劇《重生》,才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形象的戲路,
那就是刑偵劇中的警察,于是后來他一連拍攝了《狂飆》和《他是誰》,沒想到兩部戲都翻車了。
大家只是看到他本分的完成了角色,但是卻沒有感受到任何誠意,
沒有感情全是敷衍,還比不上他在張藝謀的短片中的表現。
說來也是,此時的他已經拿遍了各大獎項,和一線導演合作,資源也逆天了,
在他看來,他能出演就是對觀眾們最大的恩賜了,隨便演演就可以了,
把時間留給大熒幕賺錢多塊,怎么可能和剛出道時一樣認真,
但是除了他以外,其他的配角們卻都十分珍惜這個機會,
張頌文20年蟄伏無人識,但他仍然認真的對待每一個角色,全程都沉浸在角色里,貢獻出了無數個名場面,可以說如果沒有張頌文,這部戲也不會大爆出來。
直到今天,這部戲播完都4個月了,張頌文的演技仍然無可挑剔,
這場演技的比拼,張譯徹底的輸了。
其實他不是輸給了張頌文,而是輸給了他自己,
如果他繼續這樣敷衍觀眾,不突破自己的舒適圈,以后還會有李頌文、王頌文,他隨時都會被觀眾們拋棄。
畢竟好演員不是吹出來的,是演出來的,再好的演員也要不斷的挑戰自己,帶給觀眾更多的新鮮感,而不是一味的重復。
除此之外,張譯紅了以后,私底下的行為也讓網友們質疑“紅了就飄了”。
03
《狂飆》播出時,所有演員都在為劇作宣傳,和網友們互動,
可是張譯作為主角卻好像人間消失了一樣,不僅沒有任何宣傳和互動,還把最初宣傳的博文也刪除了,可是其他劇的宣傳動態卻一直都在。
這不僅讓人懷疑他是看張頌文火了心里不高興,如果真的是這樣,未免格局也太小了。
因為張頌文還不停的為他解釋說,劇里很多的劇情都是張譯幫他設計的,力破兩人不和的傳聞。
事實真相是,自從《狂飆》后,同為主演的兩人卻沒有任何的同框,
在華表獎的紅毯上,張譯上臺時底下的粉絲大聲問道:“張譯,頌文哥呢?”
張譯明明聽見了卻完全不予理睬,徑自簽完名就走了,一臉的不悅。
反倒是旁邊的吳京都聽見了,一句“別挑事兒”,徹底的暴露了兩人的關系。
眾所周知吳京和張譯的關系很好,這次兩人也是一起走上的紅毯,吳京的態度基本上就能代表張譯,
而且如果兩人之間沒事,張譯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回應粉絲,沒必要故意不理會。
很多人猜測,這才是陳凱歌對張譯怒目而視的真實原因。
在之前舉行的北京電影節紅毯上,陳凱歌在后臺主動和張頌文握手,臉上也是喜笑顏開,充分展現出了對張頌文的欣賞,
可能在陳凱歌的眼里,張譯現在的演技和人品已經不配拿這個獎了吧。
也有可能陳凱歌身在圈內,知道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內幕,
比如最近的白玉蘭獎入圍名單公布就鬧得沸沸揚揚,
《狂飆》拿下了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三項提名,
可是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里卻沒有張頌文的名字,只有張譯。
這引發了網友們的不滿,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張頌文明明比張譯演的要好,為什么只有張譯獲得了提名?
后來《狂飆》方出來解釋說:張頌文之所以沒有入圍提名,是因為劇方沒有給張頌文報名。
其中的一句話也令人浮想聯翩:組委會等各方面曾做過不少努力,但根據白玉蘭的章程,沒有報名就無法進入初選名單。
細品這句話的意思就是:
組委會是希望張頌文報名的,也做過努力,不存在什么反派不能參選的情況,
事實的真相是劇方始終不愿給他報名,組委會也沒有辦法。
有意思的是,隨后《狂飆》官方的發文也顯得頗有內涵,
其他入圍的電視劇都是羅列除了所有提名的名單,而《狂飆》的劇方卻只用一句話模糊的帶過了,張譯的名字連提都沒提。
自從《狂飆》爆紅,片方、張譯、張頌文三者之間的關系就一直十分微妙,
相信這也是劇方這一次不得已的選擇,只能在白玉蘭獎上,把這個“男主角”還給張譯,
可是這一次,大家不再寬容他,紛紛為張頌文鳴不平,
有網友質疑獎項的公允,到底是不是評演技,如果是就應該給張頌文,如果他不得獎那演藝圈就沒人能拿。
也有網友一語中的,將這里面的貓膩說清楚了:
一山不容二虎,張頌文如果也參加了,很有可能會得獎,他如果得獎了,張譯肯定就沒獎了,男二壓制男一,張譯的臉上肯定掛不住。
但是事實上,張頌文的演技肯定是勝過張譯,拿不拿獎已經無所謂了,觀眾的認可才是最大的肯定。
也有網友提醒張譯:看似得獎獲勝了,其實輸的一塌糊涂,這么多年的好口碑好形象毀于一旦。
確實,張譯這波操作,徹底的失去了自己多年積攢的觀眾口碑,
一個好的演員,優秀的演員,應該具備寬廣的胸懷,容得下比自己優秀的人,
而張譯紅了以后就以自我為中心,驕傲自滿,頻頻壓制比自己優秀的人,
將自己的功利心暴露無遺。
希望演員都以此為鑒,把心思放在演好作品上,而不是私底下爭番位、勾心斗角,
長期這樣下去的話,跟他合作的人會越來越少,
最起碼陳凱歌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身后也有強大的背景,
所以如果張譯不改掉自己的自私自利的話,以后危機只會越來越大,最終會被名利所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