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之家新車首發] 6月8日,奧迪activesphere概念車迎來了國內首秀,新車定位四門跨界轎跑,與此同時,它還擁有可變離地間隙和22英寸輪圈,尾部甚至還可以變身為開放式貨廂,與我們理解中的轎跑有比較大的出入,在“跨界”二字的加持下,它真正做到了多功能、全地形、全場景,是一臺彰顯未來設計理念的前衛產品。
外觀設計層面,我們很容易便可以辨別出它的概念車身份,封閉式的前臉設計使其具備較強的整體感。同時,經典的六邊形前格柵得到了傳承,不過,中間位置配備的是透明玻璃,未來感相當強。此外,車側部分,新車在車門下方處同樣使用玻璃材質,用句通俗的話來說,這車的采光相當好。
新車采用了“奧迪之眼”設計,在奧迪grandsphere概念車上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新車所配備的是“可變式”奧迪之眼,在公路和越野駕駛模式下將呈現不同的燈光效果。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長4.98米,寬2.07米,高1.60米,軸距為2.97米,似乎完全無需為內部空間擔心。
(資料圖)
或許大家會有一個疑問,這么多玻璃材質,越野時怎么辦呢?新車前包圍和車側下方都有類似鋸齒設計,在車輛轉化為越野模式后,鋸齒會隨著車輛升起而展開。此外,新車配備22英寸輪圈,離地間隙最高248mm,同時,輪圈部分零件采用可變設計,當啟用越野模式時,部件會打開以實現最佳通風;在公路行駛模式下,部件關閉以達到最佳空氣動力學設置。
車尾部分同樣擁有“黑科技”,在保持美觀的情況下,新車的車尾設計相當靈活,尾部玻璃可滑動,當需要時便可變成寬敞的開放式貨廂,同時,后排座椅后部自帶的電動隔板也能夠將座艙與行李艙隔離開,可以說是空間管理大師了。
進入車內,新車采用了紅+黑的座艙配色,和另外幾款概念車的設計風格類似,內部均為極簡范兒。車輛內部采用的是四座布局,并且車門為對開設計,中間扶手下方為儲物格以及兼具冷藏、加熱功能的車內酒吧。當然了,新車同樣具備L4級自動駕駛能力,方向盤、儀表盤均可折疊隱藏,此時車內就會變成一個自由、寬敞的會客廳。
值得一提的是,新車車頂有一個正對中控臺且尺寸相當的控制臺,四個AR頭戴式顯示設備置于此處,這也是這款概念車車內的一大亮點,通過創新AR頭顯將虛擬和現實結合,每位駕駛員和乘客均可單獨使用。比如這項技術可將地圖導航、音樂娛樂節目投射到乘客或者駕駛員的AR頭顯中,乘客可以通過手勢、頭部動作甚至是眼鏡來搜索地址、搜索歌曲,而且無論乘客采用何種姿勢,AR頭顯均可捕捉。因此在概念車當中不需要屏幕或者物理按鍵,客戶只需要在投射現實中的物體,虛擬操作屏幕就會出現在頭顯中。頭顯還可以連接用戶與車輛,并輔以生態系統,比如我們在自己的電腦或者電話中查詢保養地點和時間,上車后信息會自動同步到頭顯中。未來,乘客可以把頭顯從車內拿出,帶到滑雪道上,用來導航自行車道,或在在滑雪中使用。
動力方面,新車前后軸均配備了電動機,系統最大功率為325千瓦,最大扭矩可達720牛·米。此外,新車配備100千瓦時電池組,續航里程超過600公里,搭載800伏充電技術,最高充電功率可達270千瓦,只需十分鐘便可為車輛增加超過300公里的里程。
編輯點評:
至此,奧迪“sphere”家族已經為我們帶來了諸多驚喜,而這些均與“未來”二字相關。就像今天首發亮相的這款奧迪activesphere概念車一樣,我們或許從來不會將跨界轎跑與越野、空間等字眼聯系到一起,不過在未來出行生活中,游戲規則或許會發生改變,而這些概念車的誕生就是為了向我們展示未來的更多可能。(文/汽車之家 杜安迪)
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