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元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元宵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詩出自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2、”元夜,即正月十五。
3、從唐代起,元夜有觀燈的風俗全詩是《生查子?元夕歐陽修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資料圖】
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5、今年元夜時,花市燈依舊。
6、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7、”賞析:【賞析】這首元夜戀舊的《生查子·元夕》是歐陽修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8、詞的上片回憶從前幽會,充滿希望與幸福,可見兩情是何等歡洽。
9、而周圍的環境,無論是花、燈,還是月、柳,都成了愛的見證,美的表白,未來幸福的圖景。
10、情與景聯系在一起,展現了美的意境。
11、但快樂的時光總是很快成為記憶。
12、詞的下片,筆鋒一轉,時光飛逝如電,轉眼到了“今年元夜時”,把主人公的情思從回憶中拉了回來。
13、“月與燈依舊”極其概括地交代了今天的環境。
14、“依舊”兩字又把人們的思緒引向上片的描寫之中,月色依舊美好,燈市依舊燦爛如晝。
15、環境依舊似去年,而人又如何呢?這是主人公主旨所在,也是他抒情的主體。
16、詞人于人潮涌動中無處尋覓佳人芳蹤,心情沮喪,辛酸無奈之淚打濕了自己的衣襟。
17、舊時天氣舊時衣,佳人不見淚黯滴,怎能不傷感遺憾?上句“不見去年人”已有無限傷感隱含其中,末句再把這種傷感之情形象化、明朗化。
18、物是人非的悵惘,今昔對比的凄涼,由此美景也變為傷感之景,月與燈交織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為暗淡。
19、淡漠冷清的傷感彌漫于詞的下片。
20、燈、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過是凄涼的化身、傷感的催化劑、相思的見證。
21、而今佳人難覓,淚眼看花花亦悲,淚滿衣袖。
22、世事難料,情難如愿。
23、牽動人心的最是那凄怨、纏綿而又刻骨銘心的相思。
24、誰不曾渴慕,誰不曾誠意追索,可無奈造化捉弄,陰差陽錯,幸福的身影總是擦肩而過。
25、舊時歡愉仍駐留心中,而癡心等候的那個人,今生卻不再來。
26、無可奈何花落去,但那只似曾相識的燕子呢?那曾有的愛情真是無比難測嗎?如果真的這樣,那些兩情相悅、纏綿悱惻的美麗韶華難道是在歲月中流走的嗎?誰也不曾料到呵,錯過了一季竟錯過了一生。
27、山盟雖在,佳人無音,這是怎樣的傷感遺憾,怎樣的裂心之痛!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28、世間總有太多的傷感和遺憾。
29、世事在變,滄海桑田。
30、回眸尋望,昔人都已不見,此地空余斷腸人。
31、滾滾紅塵,茫茫人海,佳人無處尋覓,便縱有柔情萬種,更與何人說?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2、任君“淚濕春衫袖”,卻已“不見去年人”,此情此傷,又怎奈何天?歐陽修的詩詞甚多,而我獨愛《生查子·元夕》。
33、反復低吟淺唱“去年元夜時……”無限傷感,隱隱一懷愁緒化作一聲長嘆: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此恨綿綿無絕期?。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