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扶風縣天度鎮的田間地頭,到處都可以看到村上網格員忙碌的身影,他們身穿紅馬甲,幫助正在收割的群眾收糧曬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家的麥子已經收完了,我就來幫別人收收麥子,可以給自己積分,也可以帶動大家共同參與去村上的愛心超市,用這些積分可以兌換生活用品。”晁留村網格員楊書禮高興地說道。
為進一步建立健全鎮村網格化積分管理體系,2023年2月,扶風縣天度鎮將下寨村作為示范點,率先試行網格化積分管理兌換制度。在原有網格員話費補貼的基礎上,探索建立“積分管理+實物兌換”的管理模式。經過3個多月的試行,下寨村群眾自治能力和內生產動力得到顯著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成效顯著。
天度鎮黨委、政府統一部署、積極研究,吸取并改進攻克下寨村的經驗做法及問題困難,穩步推行其余11個村的網格積分管理模式的建立,同時撥款5萬余元,打造各村的網格積分兌換站(愛心超市)。以“小積分”實物獎勵兌換,充分提升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激發社會基層治理的“大能量”。
建章立制,積分管理“標準化”。鎮黨委、政府研究制定并下發《網格員積分獎勵工作機制》,在平安建設、黨建管理、信息摸排、政策宣傳、環境治理5個板塊制定了43條加分細則,對于違法違紀、道德示范、消極怠工等方面實行扣分細則。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將積分工作機制納入村規民約,確保村民認可遵守,樹立“人人參與,實干有獎”的工作導向。
因時而變,積分加減“靈活化”。“我們村背靠山林,森林巡查工作尤為重要,經過我們開會討論,適當增加了森林巡查、防火排查等項的分值,大家也表示很贊同。”韓家窯村黨支部書記王林科如是說道。《網格員積分獎勵工作機制》所制定的積分細則并非照搬照用,各村可根據本村實際情況及近期新增工作安排進行修改或增添,所有修改條例都需開會研討并公示后方可實行,同時上報鎮級備案。通過各村自主改動積分兌換機制,極大地激發村民當家做主自治意識,有效延伸了積分管理的末梢。
定期公示,積分運行“透明化”。為了確保積分管理落到實處,實行“一周一公示”“一月一兌換”“一季度一評選”措施。積分兌換專人管理,每周在本村網格員群內公示本周積分情況;每月進行網格員積分兌換獎勵活動,積分越高的網格員有優先選擇獎勵權;每季度舉行優秀網格員評選活動,排名前三的網格員有額外的實物或積分獎勵,低于初始分的網格員進行談話教育。所有兌換、評選結果張榜公示,錄入備案,確保運行過程公開公正。
多方聯動,積分獎勵“長效化”。為了確保獎勵物品具有穩定來源,各村采用“上級撥一點,村集體拿一點,幫扶單位給一點,社會人士捐一點”的多方聯動資金籌集方式,源源不斷地為積分兌換超市注入新鮮血液。截至6月15日,全鎮12個村共籌集了3萬余元的后續資金。對所籌集資金切實做到專人專管、專款專用,資金收入、支出情況通過村民大會、公告欄等及時公示,確保資金管理公開透明。
扶風縣天度鎮的“積分管理+實物兌換”模式極大地提高了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以及村民自治的主體意識,營造“我參與我自豪,我付出有回報”的正向激勵氛圍。下一步,天度鎮將繼續圍繞該模式,完善基層社會網格化治理,激發鄉村治理“大能量”。
(通訊員 何鑫)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