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6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2.6%,降幅較4月份收窄5.6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收窄,企業利潤呈現穩步恢復態勢。
數據顯示,1月份至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8.8%,較1月份至4月份收窄1.8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1%,較1月份至4月份回落0.4個百分點。
【資料圖】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5月份數據看,工業企業利潤延續恢復態勢,且好于市場預期,但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國內需求仍顯不足,制約企業利潤進一步恢復,工業企業效益恢復的基礎仍不牢固。
值得關注的是,1月份至5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19%,較上月提升0.24個百分點。
溫彬表示,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提高,主要源于費用的下降。企業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的壓降,以及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財務費用下降,都推動了營業收入利潤率的回升。
數據顯示,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22.37萬億元,同比增長11.7%;產成品存貨6.14萬億元,同比增長3.2%。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工業部門產成品庫存增速延續放緩態勢,結合營收和利潤表現,工業部門整體去庫存接近尾聲。
溫彬認為,企業去庫存速度加快,主要包括兩方面原因:一是內外部不確定性上升,企業盈利偏弱,對未來信心不足,主動去庫存意愿上升。二是國內經濟復蘇斜率放緩,但仍在恢復途中,對產成品庫存形成一定消耗。
數據顯示,工業企業利潤行業結構持續改善。1月份至5月份,采礦業實現利潤總額5919.3億元,同比下降16.2%;制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8296.8億元,同比下降23.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472.8億元,同比增長34.8%。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5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5.2%,連續兩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4.6個百分點,是貢獻最大的行業板塊。裝備制造業利潤占規上工業的比重為39.6%,較4月份上升5.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上升,工業企業利潤行業結構改善態勢明顯。
分行業看,受汽車銷售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投資收益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02倍;電氣機械行業受光伏設備、鋰離子電池等新能源產品帶動,利潤同比增長27.3%;通用設備、專用設備、儀器儀表行業受中央空調、醫療設備、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等產品帶動,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0.9%、27.7%、26.6%。
消費品制造業利潤降幅收窄,助推工業企業利潤改善。5月份,隨著消費需求不斷恢復,消費品制造業利潤降幅較4月份大幅收窄17.1個百分點,帶動規上工業利潤降幅收窄2.9個百分點。
從趨勢看,周茂華表示,工業部門經營狀況有望延續改善態勢,主要是隨著國內經濟活動持續恢復,宏觀政策有力支持,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工業部門庫存壓力逐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