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廣州高溫晴熱天氣持續。戶外勞動者堅守崗位,為城市建設、群眾生活默默奉獻著。
為解決他們“喝水難、避暑難、歇腳難、熱飯難”等實際問題,在人大代表的推動下,7月12日上午,天河區沙東街道的戶外勞動者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開心事——沙東愛心驛站正式揭牌投入使用。
驛站里有桌椅、更衣室、飲水機、應急藥品等基本設施,備齊了冰箱、微波爐、空調、便民雨傘、書籍、報刊等服務項目,還有應急愛心雨傘和多個手機充電插口,成為了戶外勞動者的“休息站”和周邊市民群眾的“服務站”。
(相關資料圖)
而這要從一次代表接待日說起。
今年3月15日,廣州市人大代表馮慧光、段威,天河區人大代表石澤潤、劉軍在天河區沙東街道人大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群眾。
3名環衛工人向人大代表說出了他們的煩惱和期盼,“由于工作原因,我們天不亮就出工了,一般早上10點到下午14點是休息時間,這個時間段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一到夏天地面溫度高達四五十度,很多工友反倒在休息時間中暑,如果有個地方能讓我們避避暑、歇歇腳就好了。”
“廣大戶外勞動者是城市的建設者、守護者,讓他們體面舒心地勞動,既是紓解民困的具體體現,也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應有之義。”人大代表說。
代表們將這一訴求當場反饋至區、街道有關職能部門,要求盡快研究落實,解決戶外勞動者“喝水難、避暑難、歇腳難、熱飯難”等實際問題。為將這一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人大沙東街道工委組織市、區兩級人大代表主動作為、積極協調,助推驛站順利建設。
在選址方面,代表通過進站接待、公開聯系方式等,多次征求周邊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為讓更多的戶外勞動者能夠進站休息,選擇在天平架公交樞紐和地鐵站點這一人流量、車流量大的位置建設驛站,將原有的垃圾清運站搬離。
在建設方面,充分發揮代表作用,調動各方資源參與建設,促成與廣州市公用公交站場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廣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達成共建協議;推動廣藥等愛心企業捐贈一批應急藥品、消暑飲品,保障戶外勞動者身體健康的同時,及時給他們送來了“清涼”。
7月12日上午,天河區沙東街道的戶外勞動者們迎來了翹首期盼的開心事——沙東愛心驛站正式揭牌投入使用,高溫下工作的他們有了清涼的家。
“向辛苦工作的你致敬,進來歇歇腳吧。”愛心驛站的提示溫馨又暖心,驛站歡迎所有戶外工作者,這里是“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快遞員、公交車司機、出租車司機、城管、交警等戶外勞動者的休息處。”
“沒想到我在代表聯絡站反映這個問題后,短短數月就建成了愛心驛站,這是送給我們戶外勞動者的一份貼心大禮。”環衛工人老張開心地說。
天河區人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愛心驛站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戶外勞動者的歸屬感、認同感、幸福感,人大代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把“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落在實處。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魏麗娜 通訊員 姚迪、袁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