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三個多月前,北京、上海等城市等級最高、品質最好的酒店,在投資市場上的報價,也就是打個三四折。但縱然如此,賣家想賣也不容易,買家不僅要求引入大品牌的酒店管理公司,還希望能有國企參與收購,從意向洽談到最終轉讓完成。那時,華住、錦江、首旅之類的酒店股價,甚至低于2022年下半年的平均價。
沒有人預料到,僅僅幾個月,整個酒店投資的邏輯變了,那些成功“抄底”的投資者贏麻了。《市界》雜志引用一消費者提供的住宿訂單稱,今年2月,桔子水晶北京某店,兩晚共花費734元。到了3月份,756元只夠在同等酒店住一晚。而7月26日,《市界》雜志在OTA(在線旅游預訂)平臺看到,該酒店要價已經達到了1099元/晚。
高漲的酒店房價,帶給投資者巨額收益。連鎖酒店、酒店品牌的加盟商、連鎖酒店的股東都在今年的旅游熱潮下贏麻了。
【資料圖】
酒店客房搶瘋了
不僅僅是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即使是二三線城市,酒店客房也是一房難求。7月25日華住集團(HK1197)公布了截止今年6月30日的財務數據,房價和入住率均實現大幅增長。日均房價甚至超過了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
酒店價格大幅增長,和旅游市場的全面復蘇關系密切。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游數據情況》顯示,根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上半年,國內旅游總人次23.84億,比上年同期增加9.29億,同比增長63.9%;國內旅游收入(旅游總花費)2.30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12萬億元,增長95.9%。
以漢庭在北京市場的供應為例,入住率達到90%,部分門店比如天安門廣場店,因為按鐘點入住的原因,入住率甚至達到100%。
人均旅游消費支出的大幅增長,給酒店行業的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類似《市界》報道所說的那樣,包括亞朵、維亞納國際、桔子水晶在內的中高端酒店客房價格都有大幅提升。
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人們旅游消費需求的變化:愿意花費更高的價格,獲得更優質的住宿體驗和住宿品質。
華住旗下的中高端酒店的同酒店平均可出租房收入增幅,高于同經濟適用房同指標增幅,很大程度說明了這一點。
連鎖酒店經營大幅度提質
在人均旅游消費支出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酒店市場的供給結構也在自然而然地變化,體驗更好的升級產品替代了基礎產品,開始成為市場主流。
實際上,業界對于市場需求的變化,早有預期。早在去年年中,華住CEO金輝表示,華住未來將不再發展經濟型板塊的軟品牌,并將于未來一至兩年內加速退出經濟型軟品牌酒店市場。
而從最近幾年的行業趨勢看,即便是經濟型酒店,也越來越傾向于挖掘自身的獨特內涵與價值,因此備受一些特定需求消費者的追捧。
以《市界》所提及的價格1000多的漢庭酒店為例,從攜程搜索這一價格的漢庭,可以發現只有漢庭的北京天安門廣場店在旺季的酒店客房訂房高峰,能有后者能為居住者提供皇城根生活的獨特經歷和體驗,因而有尋常經濟酒店不具備的獨特價值。
攜程顯示,漢庭酒店的天安門廣場店,不僅地理位置優越,有濃厚的四合院氣息,客房的潔凈以及免費洗衣等服務標準,也達到了五星級酒店的水準。而同地段的五星級酒店的價格卻在三四千元。
住經濟型酒店,卻享受接近五星級酒店級別的服務,又能領略住在胡同里,四合院內的生活。對想體驗四合院生活的游客來說,通過天安門店獲得的旅游體驗,是傳統觀念里的經濟型酒店所不具備的。
通過攜程發現,華住旗下的中高價位的經濟型酒店,很多都和漢庭天安門廣場店一樣,做了服務品質、硬件裝修等多個緯度的升級,為旅客留下了難忘的旅途記憶。
新一輪酒店投資潮即將來臨
華福證券指出,暑假旅游出行旺季到來,親子游、研學游等出行形式引領需求進一步釋放,催化酒店和旅游相關標的業績持續提升。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也在接受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旅游市場“高開穩走、逐季回暖”,今年二季度居民出游意愿為92.87%,同比增長5.9%,已達到近十年最高的出游意愿水平。
在A股市場,首旅、錦江等上市公司,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重點關注,被列為投資首選。
身為行業龍頭的華住集團,更是備受中美金融機構的推崇與青睞,不斷獲得增持。
酒店行業的火爆,也給上下游產業鏈帶來新一輪產業機遇。
戴彬說,日漸興起的產業投資機構與創新型市場主體,正在重構產業鏈的進程中成長為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
可以預料,今明兩年,會有更多資本涌入這一賽道。
本文來源:財經報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