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書展主場館設計效果圖
作為廣州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2023羊城書展將于8月18日至22日舉行。在書展即將開幕之際,記者提前“探營”,獨家專訪主會場設計力量——廣州美術學院集美研究院設計團隊,解構設計背后“美學”與“閱讀”的微妙碰撞。
(資料圖片)
空間解讀:重拾“書院”意境
既有“深三進,廣五間”的建筑布局元素,也有采用鑊耳屋、照壁等嶺南、古代建筑形態,記者留意到,2023羊城書展的空間布局尤為特別,最大的特色是對書展主題一種整體意義上的回應。
“主會場的主題是‘花城書房’,書房放在古時候就是書院,所以我們在空間概念上選擇廣州陳家祠作為原型。”廣州美術學院集美研究院設計團隊主創、廣州美術學院集美研究院院長許牧川告訴記者,希望通過設計將書院的傳統格局轉化為展區空間規劃的實際形式。
“書院”的呈現,不僅是一種造型語言,更重要的是一種空間體驗的方式。設計團隊對“花城書房”先進行解讀,從書房再引申出廣府獨具特色的陳家祠。
三進五間沿中軸線依次布列的形制、相互間長廊聯通、整體外封閉、內開放、前庭后院的布局等,這種布局細節的現代轉化也是對書展的統籌方式——將其視為一個整體,每個展區都是羊城書展活動的構成部分。“因此在空間布局上,我們希望以陳家祠的傳統書院格局作為橋梁,呈現沉浸式閱讀的空間體驗。”
近年來,廣州進一步強化品牌建設、扎實推動全民閱讀,助力廣州文化強市和“閱讀之城”建設。記者了解到,本次書展設立“閱”“粵”“越”“悅”“躍”“樂”六大板塊,由一個“YUE”詮釋出六種不同解讀,涵蓋全民閱讀、粵韻華彩、穿越古今、悅享生活、躍創未來、詩樂無邊六大領域。
創意解析:詮釋“花色”芳菲
石榴花、木棉花、石竹、向日葵、小飛燕、薰衣草,這些美麗的花卉將在2023羊城書展主會場超大型“花城書房”精彩呈現,觀眾將得以感受花海與書海相互融合的獨特體驗。
眾所周知,廣州以“花城”而著稱,六種花卉如何突出重圍,成為花城書房的主角?對此許牧川表示,花卉的挑選主要基于每個展區的主題和展示內容來確定,希望從文化寓意和花色花語上都能對“花城書房”的主題進行回應,這也符合廣州喜愛花、愛好吉祥花語的文化習慣。
比如說,“粵韻華彩”板塊主要呈現廣州發展成果、展示精品圖書出版成果。因此在其中“讀懂廣州”的專區設置,聯想到廣州最具特色的象征,便用到市花木棉作為“粵”區的代表花色,呈現蓬勃向上的奇跡與活力。
記者留意到,主題花卉擁有橙、紅、綠、黃、藍、紫六種不同顏色。相對近年來流行的馬卡龍色系、莫蘭迪色系、多巴胺色系等,本次書展所選用的色彩組合作何考慮?“我們主要從花卉花瓣自身的色彩出發;同時這六種顏色也是色環上相對應的互補色,飽和度相對較高。利用簡潔的撞色關系來吸引目光,也更能傳達‘花城書房’多元、生機與朝氣的感覺。”
許牧川表示,除了對應主題外,最重要的是通過色彩來解決空間的問題。“考慮到整個展場的面積很大,從空間設計的角度來說,需要通過最跳躍、最鮮明的特點去讓人感受到六個展區各自不同主題;而六個主題的鮮明對比,也使整個空間更加生動,不會顯得平鋪直敘。所以我們明確需要用顏色把整個空間給區分出來。”
可以說,以新鮮而親和的方式將不同花色作為策展主題貫穿整個活動之中,以最大的契合度回應“花城書房”的氛圍,是整個設計團隊一致的創意策略。
書香羊城:秉承“嶺南”風韻
一步一景,亦“國”亦“潮”。
六大板塊的不同主題在各色花卉潤色下穿越古今,將傳統文化和時代潮流融會貫通,將文創產品、潮玩文化展品與古籍珍稀善本、傳統文化出版物跨界搭配,全景式為市民提供多元“閱讀+”文化生活體驗。
近年來,隨著廣州深入推進“書香羊城全民閱讀示范點”和“花城書房”系列創意閱讀空間建設,“書香聚集點”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比如農家書屋、綠美公園、紅棉悅讀、親子悅讀、數字悅讀等花城書房創意綻放。同時,廣州積極打造特色“閱讀空間”,廣州購書中心番禺店斬獲法國巴黎DNA室內設計類別大獎“優勝獎”,廣州新華書店榮獲柏林設計獎銀獎。
作為2023羊城書展設計團隊主創,許牧川表示,閱讀包含了多種與書籍和知識互動的方式,它并不僅限于傳統意義上的閱讀圖書,所以閱讀空間應該能夠呈現和回應多元化的閱讀行為和生活方式。
閱讀空間是精神文化殿堂,也是心靈情懷安身之所。如何結合方能獲得閱讀和文化體驗的雙贏?許牧川認為,設計從思考如何在確保圖書館閱覽、讀書、藏書等的功能基礎上,激活現有空間的活力,讓人們與這個閱讀、學習的空間場所產生更積極的聯系。同時,設計也通過優化圖書館書籍區及閱讀區的功能配置,增設展覽區、休息區以及共享活動區等,豐富空間的層次,將圖書館變成可供人們進行交流、共享的空間,使得知識的共享與交流變得更為有趣及便利。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嵐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嵐 通訊員穗閱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