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子:
近年來,愛國主義教育扎實推進,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關注,位于寶山區的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就是市民時常參觀“打卡”的熱門場館之一。在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86周年來臨之際,場館也將迎來客流高峰。
(資料圖)
然而,淞滬抗戰紀念館周邊停車位卻十分緊張,自駕來館參觀的游客為了停車耗時費力,停車不便也影響了參觀體驗。建議相關部門能采取措施,充分挖掘和調配周邊資源,增加淞滬抗戰紀念館停車空間,改善游客停車難問題,為市民前往紀念館參觀憑吊、緬懷抗戰先烈提供便捷。
建議人 張先生
微調查:
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以下簡稱淞抗館)坐落在上海軍民浴血抗戰的主戰場寶山境內,占地面積3490平方米,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室外展示區域近8000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一座反映淞滬戰役和上海軍民14年抗戰史的專題紀念館。
淞抗館本就因其獨特的抗戰歷史屬性吸引著各界人士前來參觀,更因為前期相關影視作品的熱映讓客流持續上升,日均參觀人數穩定在300人次以上,紀念日更可達500余人次。而大量游客的到來,也讓場館周邊的停車需求激增。
根據建議人反映的情況,記者調查發現,前來淞抗館參觀的游客以自駕游為主,停車成為“剛需”,場館雖有停車場,但一來車位十分有限,二來多是不對外開放的內部停車場,游客普遍反映到淞抗館參觀停車成了件煩心事。
那能否在淞抗館周邊增加一些停車空間呢?對此,寶山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聯合區交通委、區濱江委、區交警支隊等職能部門前往實地察看,發現市民看似“簡單”的一條建議,實際落實起來卻還有著不少“復雜”情況。一是淞抗館周邊道路寬度不足,不具備劃設停車泊位的條件;二是原有內部停車場即使開放也已達到空間“天花板”,幾無擴展停車潛能。
金果子:
在上述不利條件下,相關各方集思廣益,更多將目光投向周邊資源的調配和進一步挖潛。以期通過借用周邊設施停車場達到“1+1>2”的效果。
于是,淞抗館不遠處的寶楊路碼頭停車場進入了問題解決視野。這是一處停車位較充足的社會停車場,此前面向前往寶楊路碼頭的車輛開放。寶山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積極推動協調溝通,寶楊路碼頭方面也主動跨前,達成將相關空間向赴淞抗館參觀的社會車輛開放的一致意見。隨后又從便民利民角度出發,在寶楊路碼頭停車場與相關路口處加裝游客停車指引標識牌,讓參觀淞抗館的自駕游客能第一時間輕松找到停車“方向”。
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初步緩解游客參觀淞抗館停車難的基礎上,下一步,寶山區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還將會同區濱江委、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等職能部門與駐地部門開展軍民共建,結合上海國際郵輪旅游度假區配套設施提升工程,為參觀淞抗館的自駕游客提供更多停車場地。
新民晚報記者 李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