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板塊beta進攻或將開啟
當前階段,政策自上而下釋放積極信號。
(資料圖)
1) 財政部公告,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自2023年8月28日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2) 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 (以下簡稱上交所) 修改了《上海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 (2023年修訂)》第三十九條,將融資保證金比例從100%降低至80%,此次調整將于2023年9月8日收市后正式實施。
3) 證監會充分考慮當前市場形勢,完善一二級市場逆周期調節機制,圍繞合理把握IPO、再融資節奏,作出以下安排:
一、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二、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
三、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四、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審核中將對前次募集資金是否基本使用完畢,前次募集資金項目是否達到預期效益等予以重點關注。
五、嚴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應當投向主營業務,嚴限多元化投資。
六、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
我們判斷后續資本市場投融資端改革相關政策預計將加速推出,券商板塊催化將至。
板塊相對于大盤超額收益明顯
政策催化券商行情
(2018年末-2019年初)
1) 回顧2018年10月,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和國資委等先后發布政策成立上市公司股權質押紓困基金,10月底政治局會議提到“圍繞資本市場改革,加強制度建設,激發市場活力”,券商指數于2018年10月16日至11月19日期間上漲33%,跑贏滬深300指數27pct;
2) 2019年1月全面降準1pct釋放1.5萬億資金,1月社融數據回暖刺激市場,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0.9%迎來邊際改善,疊加1月底證監會正式發布《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大盤全面反彈,伴隨成交額放量,券商指數在2019年2月12日至3月7日期間上漲42%,跑贏滬深300指數28pct。
部分重點券商低估低配
當前券商板塊持倉+估值仍位于底部位置。根據wind數據,2Q23券商板塊重倉持股比分別為0.37%/qoq-24bp (近5年中樞約為0.92%)。重點覆蓋券商2023年動態PB在0.93~2.76倍區間,多數接近或低于2018年底部;靜態PB估值分位數區間5%~30%。截至2023年7月28日收盤,板塊靜態PB估值1.31倍,位于歷史8.6%分位數;其中板塊仍有29%標的動態PB估值低于2018年底部,突顯其配置價值。
投資分析意見
※重視券商板塊配置機會,當前基本面同比改善較為確定。
※我們預計板塊1H23E凈利潤同比增13.5%;我們判斷后續經濟修復增量政策有望持續出臺,市場風險偏好回升,券商經紀、資本中介業務將顯著受益。
※建議關注機構業務優勢突出的頭部券商:中信證券 (6030.HK)、中金公司 (3908.HK)、海通證券 (6837.HK) 及華泰證券 (6886.HK)。
券商
資料來源:申萬宏源研究(香港),彭博,2023.08.11
風險提示:美聯儲加息超預期;宏觀流動性收緊,居民資金入市進程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