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李曼寧
8月28日晚間,快遞龍頭順豐控股(002352)披露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億元,同比減少%;歸母凈利潤億元,同比增長%,實現了上市以來最好半年報業績;基本每股收益元,同比增加%。
(資料圖)
在收入端,上半年順豐控股總營業收入達成1244億元。其中,主業速運物流板塊收入920億元,同比增長%。2023年上半年,順豐總件量達成億票,同比增長%,其中公司在電商快遞領域更加聚焦于中高端市場,于今年6月底完成了對加盟模式的豐網業務出售交割,若不含豐網業務,總件量同比增長%。
在聚焦核心物流的戰略下,今年上半年,順豐時效快遞業務營收達到億元,同比增加%,增速回到雙位數,占營收比達到%,同比2022年上半年占比超%。
除了速運物流主業,順豐新業務領域也逐步從培育期進入到盈利期,帶動公司整體盈利提升。其中,順豐同城即時配送業務在2023年上半年實現扭虧,開始成為業績獻點,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億元,同比增長%;凈利潤達到萬元,扭虧為盈。
就順豐同城的業績表現,順豐控股表示,上半年,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商家流量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凸顯,消費者“所見即所得”習慣進一步鞏固,催化商家對極致物流服務、時效提升的需求提升。在報告期內,同城即時配送業務收入實現穩健的高質量增長,通過業務結構調優、規模效應和網絡經濟,實現毛利率創新高,凈利潤扭虧為盈。
此外,因國際空海運需求及運價大幅回落,順豐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在上半年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億元,同比下降%,但自今年二季度開始止跌回升,整體業務環比正在逐步回升。
此前8月21日晚間,順豐控股公告,已正式提交香港上市招股書,若此次順利登陸港股,順豐控股將成為快遞行業首家“A+H”上市公司。這也意味著,順豐“業務+資本”出海正在加速推進中。對于順豐來說,鄂州航空貨運樞紐啟用和航線拓展,正是其國際化布局的重要抓手。
順豐作為國內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國內航空貨運最大貨主,上半年運營的全貨機數量已經達到99架,國內航線超過2400條,國際航線超過3000條,航空總貨量超過99萬噸,國內貨量占全國航空貨郵運輸總量的%。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順豐的鄂州樞紐轉運中心的分揀設備安裝、調試及與機場系統各環節的整場聯調工作已基本完成,場地進入試運行階段,并計劃于三季度陸續投入運營。同時,公司正在逐步規劃調整空網布局,利用鄂州樞紐打造軸輻式航空網絡。
順豐自身國際航線開通也在加速中。今年4月初,鄂州花湖機場首條國際貨運航線“鄂州=列日”開通,該航線為中歐經貿往來搭建了一條安全、高效的航空物流通道。順豐集團消息顯示,8月20日,順豐航空采用B747-400型全貨機開通“深圳-莫爾茲比港”國際貨運航線,巴布亞新幾內亞地處大洋洲,“深圳-莫爾茲比港”航線是順豐航空開通的首條大洋洲航線,順豐航空全貨機航線服務范圍由此實現新突破,形成輻射亞洲、延伸歐美、觸達大洋洲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