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寧波日報訊近日,一輛從上海始發的氫能重卡來到寧波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加氫示范站,加氫后返滬。這是滬甬城際物流“氫走廊”的運行“首秀”,更是鎮海煉化推動能源綠色轉型邁出的一大步。據悉,氫能重卡采用以氫氣為動力來源的氫燃料電池,真正實現零碳排、零污染。在滿負荷運行下,這條連接長三角的“氫走廊”預計一年可減少碳排放3000噸,相當于植樹15萬棵以上。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最亮的底色。鎮海全面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牢牢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的剛性底線,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
相比10年前,PM2.5濃度下降32微克每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提高11.6個百分點,市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提高63.3個百分點,全域通過省級“污水零直排區”驗收……“綠意盎然”的數據背后,是鎮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的久久為功。該區投資逾3億元,建成設施國內一流的環境監控中心,全面納入水、氣、危險廢物、放射源等環境監控系統,220余家企業的1200多個數據和視頻點位與中心聯網,監測監控布點密度為全省最高。同時,建成數字化綜合監管平臺“生態環境一張圖”,實現全區生態環境一屏總覽、一圖統管、一網感知。
以能源消費低碳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品供給綠色化等方向為突破口,產業向“綠”而行步履鏗鏘。作為印染企業,某公司借助自動化、智能化改造,綠色關鍵指標——浴比(浸染織物與染液的比例)從1∶12降至1∶6,工業用水量減少一半,產能卻提升了數倍;某新材料拋棄了傳統一次性塑料制品,轉投可降解產品的懷抱,企業迎來快速發展黃金期,三年內營收有望突破10億元。據悉,鎮海全面實施綠色制造“521”工程,實現規上企業綠色制造評價全覆蓋,并加大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綠色設計產品的培育力度。目前,該區鎮海煉化等10家企業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示范企業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示范企業,16項產品成為國家級綠色設計產品,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首批國家級綠色園區,北歐工業園入選浙江省綠色低碳園區。
綠水青山共為鄰,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石化大區“霧霾灰”的舊印象,繪出了金山銀山話共富的新圖景。在依山傍水、風景如畫的九龍湖鎮,九龍湖村61歲村民王蓮芬辦起了村咖“氧氣生活”,引得俄羅斯游客Olga等眾多國際友人常來打卡;秦山村村民秦紫借著村里文旅熱潮,賣起了玩具、風箏,收入十分可觀,村里的土雞、筍干等土特產銷路也不愁了……據悉,鎮海2022年鄉村旅游人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9%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