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間,華康醫療披露了上半年度募集資金存放和使用情況專項報告,引發市場關注。
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華康醫療IPO募集的9.495億元資金已經實際投入使用7.65億元,余額為2.04億元,使用閑置募集資金暫時性補充流動性資金為6500萬元。
募集資金還未用完,華康醫療又開始了新一輪融資計劃。8月18日,公司發出了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方案。
(相關資料圖)
在融資項目收緊的當下,華康醫療會如愿嗎?
復星投資套現超3億
一邊是股東復星投資上半年清倉式減持,一邊卻是在尋找新的募資。
公開資料顯示,武漢華康醫療成名于新冠疫情期間,因參與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而被外界熟知。
在2019年股改之前,華康醫療曾名為“武漢華康世紀潔凈室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后來通過更名,從“工程公司”搖身一變為“醫療公司”。
查看華康世紀上市前的資料可見,這家公司的研發成果與在研項目更多聚焦于“工程”“技術”“潔凈”相關,公司總經理與核心技術人員此前的履歷均與建筑相關,幾乎沒有任何醫療背景。
到底是什么力量能讓一家非醫療相關企業迅速轉型上市?直到2023年1月,華康醫療股份解禁期到,復星投資公告擬全部減持,這家公司背后的一切才揭開神秘面紗。
8月22日,華康醫療再度發布公告稱,第二大股東復星投資減持了942.8萬股華康醫療股份,占公司總股份約為8.93%,完成清倉式減持。
資料顯示,上海復星創泓股權投資基金是復星集團旗下的投資機構,于2015年12月投資入股華康醫療,并于2019年發起設立股份公司謀求上市。
在資本加持下,華康醫療在市場上站住了腳跟,如今實控人譚平濤和妻子胡小艷合計持有華康醫療公司51.75%的股份。
2023年初,復星系遭遇債務壓力,于是華康醫療剛解禁就面臨被精準減持套現的下場,股價持續下挫。截至發稿前,華康醫療市值只有27.53億元,股價為26.07元/股。
華康醫療自2022年上市以來,股價一度高達67.9元/股,但是到2022年12月30日,股價迅速跌至36.87元/股。如果按照今年上半年35元/股的價格來計算,復星清倉式減持將套現3.3億元。
減持套利的不止是復星系。8月24日,華康醫療發布公告稱,達晨創投減持公司79.2萬股,套現2027.9萬元。減持后,達晨創投不再持有華康醫療股份。資料顯示,達晨創投的母公司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
對于投資者為何減持離場,除了復星系本身存在債務壓力之外,業內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后疫情時代,華康醫療自身發展不再被看好。
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從業績數據看,2019年以來華康醫療營收和凈利潤都出現了增長。
2019年至2022年,華康醫療營收分別為6.02億元、7.62億元、8.61億元、11.8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868萬元、5260萬元、8136萬元、1.02億元。
2023年上半年,華康醫療營業收入為6.93億元,同比增長75%,歸母凈利潤為2338.4萬元,同比增長40.1%。
雖然營收規模向好,但是華康醫療總負債高達8.75億元,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2.51億元。從中報看,高企的應收賬款持續增加,從2022年的11.03億元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2.32億元,壞賬準備金額也在不斷擴大。
為何應收賬款不斷攀升?
華康醫療表示,主要由于公司醫療凈化系統集成業務相關合同約定的回款周期較長,業務收入包括合同金額、增補簽證款,合同金額按進度在完工時累計收取70-80%,合同金額的15-25%在業主審計結算完成后收取,剩余合同金額3-5%的質保金在質保到期后收取,審計結算周期通常為2年左右,質保期通常為2-5年。
此外,公司主要客戶為國內大中型公立醫院,項目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通常按照合同約定,項目完工時,工程進度款應累計收取至合同金額的70%-80%。但實際執行中,受政府財政資金支付安排、公立醫院支付審批流程復雜等影響,實際回款期較合同約定更長。
華康醫療表示,未來,若出現經濟衰退、醫療行業不景氣或者行業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國家削減衛生支出、政府給醫院的撥款不能及時到位等情況,公司將面臨應收賬款增加、回款緩慢、應收賬款余額較大,以及發生壞賬損失和經營性現金流惡化的風險。
華康醫療的利潤分配也引發關注。華康醫療于2022年1月完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前公司未對2020年利潤進行分配。2021年,華康醫療現金分紅1056萬元,僅占合并報表中歸股凈利潤的12.98%;2022年,公司現金分紅1372萬元,僅占合并報表中歸股凈利潤的13.43%。
數據顯示,最近三年華康醫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年均凈利潤7881萬元,累計分紅僅2428萬元,占近三年現金分配利潤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8%。
再融資計劃風險提示不少
應收賬款如此之高,如果發行可轉債不順利,對華康醫療影響較大。
本次華康醫療擬發行7.8億元可轉債,用途包括:其一,強化公司研發、生產、倉儲能力,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其二,優化資本結構,增強風險防御能力。從具體用途看,主要用于智慧醫療物聯網云平臺升級項目、潔凈醫療配套項目生產基地建設、補充營運資金等。
然而,此次融資的風險提示并不少。比如,發行人在前次募投項目實施完畢前,再次申報再融資方案,需連續實施多個募投項目,相當于對華康醫療公司的管理能力、經營能力、技術實力、人員儲備、資金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整體看,其主要業務資質存在無法續期的風險,營收業績季節性變動較大,應收賬款等財務風險短期內難緩解,同行競爭壓力下募投項目效益不及預期等風險都在考驗華康醫療的新融資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再融資補充流動性資金30%往往被視為監管“紅線”,而華康醫療此次補充流動資金占整體募資金額超過28%,若加上研發費用,華康醫療本次募資補充流動金額的實際占比或超過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