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綠,不可辜負;美麗鄉村,孕育希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初秋時節,走進楊陵區夏家溝村,整潔美觀的村莊、錯落有致的房舍、纖塵不染的庭院,既有兒時記憶中的那抹鄉愁,更具小城鎮建設的一縷倩影,花園鄉村已具雛形。
近幾年,夏家溝村通過積極謀劃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花園鄉村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僅讓鄉村換了“顏值”,提了“氣質”,也讓村民鼓了“口袋”。
近幾日,夏家溝村民夏社社每天一大早,便和幾位村民一起來到村委會一旁的田地里勞作。
從今年開始,夏家溝村規劃了120畝土地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種植大田蔬菜,夏社社和其他村民對這樣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村上的領導班子有眼光,帶領大伙兒種植大田蔬菜,我們在這勞作,每天能領到工錢,種植的蔬菜還不愁銷路。”
夏社社所說的不愁銷路,是因為自2022年以來,楊凌示范區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五聯一抓”工作模式為抓手,將政策、資源、人才等“勢能”轉化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新動能帶來的自然是新活力,也正是因為這一舉措,讓夏家溝村開啟了新的產業規劃。
“包抓我們村的企業是一家食品企業,通過和企業對接,我們種植大田蔬菜,他們提供銷路,所以我們也就放手大膽去干。”夏家溝村村委會副主任許嬴政向記者道出了緣由。“現在預計種植大田蔬菜總共有80畝地。所種的蔬菜的品種有蘿卜、青菜、白菜、蒜苗等等。”
產業有銷路,農民有收入。不僅如此,夏家溝村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片地種植的是菊花,是咱們鄉村振興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新興產業。”順著許嬴政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30多畝的菊花苗正茁壯成長、蓄勢待發。“我們預計一畝地的產值大概在八千左右。”
產業旺了,村民的腰包也會越來越鼓,整體的人居環境也越來越好,漫步在夏家溝村,村道兩旁種植的景觀花卉讓人心曠神怡,記者不禁感慨道:如今的新農村可跟城市一樣美。
“原來給娃定媳婦兒都沒人來,現在村子又整齊,又美觀,定個媳婦兒也好定。”村民許振興一家圍坐在庭院中,愜意地嬉笑聊天。一句簡單的話語卻道出了夏家溝村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居環境日益變美,特色產業不斷豐富,文化生活越來越精彩,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強……這是夏家溝村民的共同感受。
近年來,借助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的契機,夏家溝村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整體謀劃,統籌推進,大力打造幸福宜居的花園式鄉村。積極砍伐、清理700余棵老舊核桃樹,家家戶戶門前種上700余棵獨桿金桂、5000余株月季,同時,村內還引進種植百日紅、木槿、紅楓等樹木,積極改善生態環境,確保村內實現“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
“我們在花園鄉村建設當中,進行了環境各方面的提升,通過一系列的工作,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農高盛會。”許嬴政說。
第30屆農高會即將開幕,每年農高會上的鄉村振興展都成為大家關注的“網紅展”,而對夏家溝村人來說,更是學習與交流的好機會,借助農高會這個平臺,他們不僅開闊了眼界,更是學到了新思路、新理念,相信夏家溝村未來“破繭成蝶”的故事會更加生動迷人。
記者:米蓓?仵佳偉?劉曉
編輯:趙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