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來,A股在短暫沖高后便進入震蕩盤整階段,市場結構性分化有所加劇。分析人士表示,近期指數持續震蕩,資金博弈備受關注,以滬股通、深股通等為代表的場外資金仍在緩慢流入股市,為多頭注入動力。數據顯示,10月份以來,北上資金期間合計凈流入175.38億元。今日本文特從市場資金、北上資金和兩融資金等三方面,梳理分析月內資金的最新動向,供投資者參考。
逾63億元大單涌入8只龍頭股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有750只個股期間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445.55億元。
具體來看,10月份以來,上述750只個股中,有113只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億元,中國平安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居首,達到13.94億元,TCL集團緊隨其后,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9.5億元,興業銀行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在9億元以上,達到9.03億元,此外,格力電器(8.81億元)、華英農業(5.83億元)、海康威視(5.73億元)、中國太保(5.37億元)、上港集團(5.15億元)等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超5億元,而上述8只個股期間合計吸金就達63.3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750家獲資金搶籌的公司業績表現普遍較好。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上述750家公司中,共有443家公司已披露三季報或三季報業績預告,其中,三季報凈利潤實現或有望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到350家,占比79.01%。其中,錦富技術、百潤股份、寧夏建材、恒逸石化、廣譽遠、亞寶藥業、海信科龍、北新建材等公司三季報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倍增。
北上資金凈流入175.38億元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10月份以來,滬股通資金期間累計凈流入64.08億元,深股通資金期間累計凈流入111.3億元,北上資金期間合計凈流入175.38億元。
根據滬股通、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活躍股數據來看,10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有52只個股期間分別現身滬股通、深股通每日前十大活躍股榜單,其中,滬股通標的股有27只,深股通標的股有25只。從上榜次數來看,貴州茅臺(10次)、京東方A(10次)、美的集團(10次)、五糧液(10次)、招商銀行(10次)、中國平安(10次)、格力電器(9次)、海康威視(9次)、老板電器(9次)、伊利股份(9次)等10只個股期間上榜次數均達到或超過9次,成為近期北上資金交投較為活躍的個股。
從10月份以來北上資金凈買入金額來看,滬股通方面,16只滬股通標的股期間呈現資金凈流入態勢,中國平安(123447.21萬元)、海螺水泥(90876.72萬元)、青島海爾(88016.63萬元)、招商銀行(70267.60萬元)、興業銀行(34788.79萬元)等個股期間滬股通資金凈買入額居前。深股通方面,15只深股通標的股期間呈現資金凈流入態勢,海康威視(140563.64萬元)、格力電器(105208.40萬元)、老板電器(98972.10萬元)、美的集團(86407.26萬元)、平安銀行(66102.67萬元)等個股期間深股通資金凈買入額居前。
融資客青睞電子等三大行業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數據統計發現,截至10月19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9882.93億元。標的股方面,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19日,共有548只兩融標的股實現期間融資凈買入,合計凈買入金額達到289.95億元。
具體來看,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19日,79只標的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1億元,其中,北京城建(70012.15萬元)、京東方A(67287.42萬元)、格力電器(57594.01萬元)、中國平安(49941.17萬元)、萬華化學(48274.18萬元)、伊利股份(38645.44萬元)、保利地產(38093.37萬元)、中興通訊(37739.87萬元)、工商銀行(36749.78萬元)、貴州茅臺(30862.04萬元)、廣汽集團(30753.86萬元)等標的股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均超3億元。
行業方面,10月份以來截至10月19日,共有21類申萬一級行業期間呈現融資凈買入狀態,電子、醫藥生物、汽車等三行業期間融資凈買入額居前,分別為:22.11億元、19.78億元、19.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