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通過政務服務模式、跨境投融資等多方面的創新,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片區成功將審批速度提升了80%以上,同時實現了網上審批覆蓋率100%、公開率100%。
這也標志著兩江新區片區內的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而通過制度創新、為國內外投資者提供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對應的營商環境,是國內11個自貿試驗區所承擔的重任之一。
以此作為衡量,掛牌已滿半年的重慶自貿試驗區兩江新區片區可謂成效顯著。
一方面,今年8月投入使用的兩江自貿區政務中心已經進入正軌。據統計,今年10月,該中心共接件5985件,辦結率100%,服務對象滿意率超過98%。
截至目前,該中心共入駐審批部門5個、服務機構4個,入駐行政許可事項38項,開設窗口20個,極大地滿足了自貿區相關事項的集中處理需求。
另外一方面,10月31日上線的重慶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也使得坐擁兩個國家一類口岸的兩江新區片區(江北國際機場航空口岸、重慶港航運口岸)有了“一口受理,同步審批”的“一站式”高效服務能力。
據兩江新區自貿辦副主任牛賢丹介紹,該平臺的上線將能實現數據多方流轉,全面提升對外口岸的流轉效率,提升營商環境。
“單一窗口”是指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通過一個通道一次性提交相關資料、數據及單證,滿足進出口監管部門以及國際物流相關要求的貿易便利化措施。
通俗地說,它能夠解決重復申報、多頭申報的問題,達到數據和單證的協調、簡化和標準化以及政府監管過程的透明化,實現國際貿易便利化。
據介紹,目前兩江新區內長安福特、京東方等企業通過單一窗口進行報關的單量約20%,根據計劃年底會增至30%。
事實上,不僅僅是自貿區,中新(重慶)示范項目也將從中受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之后,中新示范項目的物流板塊將會直接受益,主要表現在物流通關更加簡捷,物流跟蹤更加實時,信息收集查詢集中度更高。”牛賢丹說。
除此之外,兩江新區片區還在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口岸開放和專業市場打造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創新。
以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改革為例,兩江新區片區正在積極探索搭建“境內外、本外幣、離在岸、投商行”一體化的跨境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推動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5家銀行設立跨境結算、離岸業務等區域性或全國性功能總部,在全國率先開展貨物貿易外匯收支電子化單證管理試點。
數據顯示,兩江新區片區目前已引進金融企業130余家、支付機構法人增至6家,躍居西部第一。
“下一步,我們將從加快實施‘一清單三平臺七模式’登記制度,深化開展外債規模切塊管理改革試點、外債宏觀審慎管理試點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促進片區的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牛賢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