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全市率先啟動農產品綠色行動,新發展中藥材、布朗李、生態漁業等特色高效農業7200畝,改造提升標準化產業基地6580畝,新引進特色高效農業品種135個。二是深化農村領域改革。30個“撥改股”試點項目分紅625萬元,畝均分紅155元、戶均分紅550元。完成10個村集體經濟組織試點,新增農民合作社23個,發展仙桃李2500畝,入股農民畝均分紅5000元。設立2000萬元農業貸款風險金,全年新增發放“三權”抵押貸款1400萬元、農村居民生產扶持貸款226萬元,累計達3.3億元。三是鞏固扶貧攻堅成果。繼續實施1%低收入群眾幫扶,“1+5”脫貧成果鞏固計劃有效落實,贈送“精準脫貧保”6081份,脫貧長效機制更加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