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重慶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日前重慶市警方在多地同時收網,破獲假冒醫院專家銷售保健品系列詐騙案,共打掉犯罪團伙16個,搗毀詐騙窩點3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23人。 本案中不少人被騙幾萬甚至幾十萬元,就是因為輕信了網上“專家”的緣故。警方為此提醒市民,一定要到正規藥店購買保健品。
1、誘騙老人購買上萬元藥品
“你好,是朱先生對吧?咱們這個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一份10克100天的用量,國家規定的基準藥價8360元,您今天訂購每份可以享受2000元健康基金,兩份你支付12720元就可以了……”
2016年底以來,我市公安機關陸續發現本市各地針對老人、病患群體銷售保健品的詐騙案件多發。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取老人、病患群體個人信息,冒充北京“301醫院”等醫療機構的專家教授,通過電話或微信,對老年、病患群體進行“關愛式”問診,在逐步獲取受害人信任后,用廉價的健字號藥品或“三無”藥品冒充特效藥高價出售,并持續對患者進行“指導”使用,誘騙受害人購買上萬甚至十幾萬元藥品,社會危害嚴重。
今年3月,按照公安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傳統盜搶騙犯罪等“三打擊一整治”專項行動工作部署,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牽頭成立了專案組,對此類案件開展調查。
2、網上“專家”實為無業青年
警方調查發現,許多被騙市民都在一個名叫“紀本章”的專家那里咨詢過。這個號稱“紅墻國醫”醫療機構教授的“紀本章”是誰呢?事實上,“他”不是一個人,更不是什么醫學權威,而是這起電信網絡詐騙窩案的虛擬代言人,實際身份多為無業青年。
專案組通過研判,一條條線索被梳理出來,專案組再將線索推送給屬地公安機關,予以落地偵查、實施抓捕。
河北、江西、福建、吉林、遼寧、廣東……10余個城市,上萬公里,經過10個月的全力偵辦,各地陸續收網,共打掉犯罪團伙16個,搗毀詐騙窩點3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23人,核破案件上萬件,涉案金額上千萬元。
3、不要輕信“醫保返現”“特效藥”等騙術
據辦案民警介紹,這些詐騙團伙的一個又一個操作間辦公桌上都放著“話術”劇本,很多打電話或發微信“問診”的業務員,只有高中甚至小學文化水平。他們只是照本宣科,每種套路都有幾十上百句現成臺詞,復制粘貼就能一鍵發送。場景設計、聊天內容都有詳細標注,受害人可能提到的問題,都有應對方案。
不同類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也都有各自的專屬“話術+劇本”——銷售保健品的,根據賣的是化糖養胰藥,還是羊奶粉、小球藻,列出各自專業術語,再在每句臺詞結尾標注情緒、語氣,如何贊美客戶、關愛客戶、夸大病情恐嚇客戶。這種詐騙主要針對老年群體,受騙老人一買就是上萬甚至十幾萬元。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警方提醒市民,所謂的“醫保返現”“特效藥”“高價回購”等均為騙子的話術,不要輕信;在購物、就醫等過程中,謹慎填寫個人信息,嚴防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