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后,南岸區正揚農貿市場一樓攤位整潔、清爽。
在落實“文明在行動重慶更潔凈”工作中,重慶市南岸區緊緊圍繞“老舊”小區市容環境、景區景點、公共廁所全面提檔升級,農貿市場市容環境整治及內部公廁整改等重點領域,開展“環境衛生、市容秩序、公共基礎設施、市民文明素質”四大提升行動。
農貿市場變“超市” 新環境新氣象
昨日,記者到南岸區正揚農貿市場、彈子石街道富力社區等地進行了走訪。
以往農貿市場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喧雜不堪、地面濕滑,現在發生了大變化。“這里的變化確實大,以前市場內的味道很難聞,地面又濕又滑,走路都得小心翼翼?,F在市場內干凈清爽,賣魚的攤位有了專用水池,隨時有人來打掃,刺鼻的氣味也沒有了,買菜時舒心多了。”每天下班后,張云鵬都要到正揚農貿市場買菜,這里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市場里的公廁變得好多了,以前又臟又臭,大家不愿意去,上個廁所要跑很遠。現在廁所變干凈了,通風設施等也齊全了,方便了大家。”蔬菜商販趙宇德說。
現在的正揚農貿市場變得整潔有序,頗有“農貿超市”的感覺。對此,南岸區正揚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農貿市場建筑面積10322平方米,主要經營蔬菜、水果、水產、肉類、雞鴨蛋禽類、副食品等,為周邊20萬群眾提供生活便利。2017年,南岸區相關部門對正揚農貿市場進行了集中環境整治、打造超市化農貿市場加強聯動、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等工作,現在菜市場“臟亂差”形象已徹底改觀,群眾滿意度大大提高。
文德小區全面整改 舊貌換新顏
“僵尸車”四處擺放、生活垃圾到處亂扔、路面凹凸不平、柵欄銹跡斑斑、停車全靠“見縫插針”、晚上出門要帶手電……整改前,彈子石街道富力社區文德小區的環境很差。
昨日,記者在文德小區看到,小區大門是新修的,路燈等照明設施矗立在道路兩旁,水泥路面干凈整潔,花草樹木錯落有致,停車位也畫上了標準的白線。
“在這里住了20多年,如今的小區有了‘脫胎換骨’的感覺!治安崗亭有了,樹木新栽培了不少,路燈也添置了,還有便民的公共健身器材,真的太棒了!”社區老居民程文渝對記者說。
南岸區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文德小區原為南岸區十一中老家屬區,修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以多層建筑和小高層建筑為主,共有住戶175戶。而且租賃戶較多,管理比較難。
該負責人說,“相關部門對文德小區15棟(單元)住宅進行了各類整治,包含地面鋪裝改造、建筑立面整治、新建休閑綠化健身景觀設施等。在基建方面,道路白改黑、地面鋪裝、停車位建設、安裝健身器材、修建休閑廊亭及景墻、新建花池樹圈、栽綠補綠等,讓小區居民的生活、休閑、出行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小區居民歸屬感極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