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性的文化需求,進一步促進和拉動本市文化消費,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文化委員會在2017年11月11日至2018年2月28日期間,面向全體市民推出了以“全面貫徹十九大,文化惠民進萬家”為主題的“第二屆重慶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而文旅融合作為引導和推動文化消費的重要抓手,得到了我市領導的高度關注。為貫徹落實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要求,我市數十個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緊隨文化消費的強勁東風,發展態勢喜人。在重慶,廣大市民對北倉、喵兒石、貳廠等文創園區的熟悉度和參與度與日俱增,文化產業園區已然成為了本市文化消費的新時尚,許多市民都將“逛文創園”列為了歲末年終之時放松緊張心情、收獲文化享受的絕佳選擇。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文化委的統籌推進和各區縣的大力配合下,全市上下扎實推進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全市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呈現蓬勃發展的新景象。截止目前,已建成開放各類特色文化產業園區37個,集聚優秀文化企業5000余家,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成為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平臺和陣地。
以項目為重點促進園區特色發展
“十三五”期間全市共規劃布局“園區集聚類”文化產業重點項目30余個,計劃總投資570億元。引導各園區錯位發展、科學發展,目前已建成文化休閑類集聚區10個、舊廠房改造類集聚區9個、數字創意類集聚區10個、文化藝術類集聚區8個,藝度創文創園、榮昌陶文化產業園、重慶花木世界等特色各異、競相發展。
北倉文創園
以招商抓手為促進園區投資建設
各級文化部門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招商局集團旗下企業、上海八號橋投資集團、北京市供銷合作總社等投資打造金山意庫、洋炮局1862文創園、京渝文創園等。全市7個在建、6個續建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項目有序推進,基本形成了企業投資為主,政府、社會組織投資為輔的新格局。
貳廠文創公園
以創新為手段促進園區模式升級
推動盤活廢舊廠房、倉庫等60余萬方,引導能源、物流、包裝、房產等大型企業向文化產業轉移產能,先后打造N18、北倉、喵兒石、藝度創、貳廠、金山意庫、京渝文創園等特色園區;鼓勵、扶持豬八戒網等新生代文化企業創立“平臺—眾包”園區發展模式,促進園區共生共贏。
貳廠文創公園
以示范為引領促進園區提質增效
已成功打造7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個國家新聞出版產業基地,評選命名了10個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兩江新區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黃桷坪藝術園區等品牌效應不斷凸顯,南濱路文化產業園獲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創建資格。
南之山書店
以活動為平臺促進園區擴大消費
鼓勵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利用自有空間,開展文化類講座、論壇、展覽、體驗、集市、演出、節慶、競賽等特色活動,將特色文化產業園區納入擴大城鄉居民文化消費試點,20家園區被消費者票選為文化消費新領地,在“重慶文化惠民消費季”中共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近200場,成為舉辦活動最頻繁、質量最高、參與人次最多、效果最好的區域。
虎溪公社
在產業園區加入和拓展文化內涵,大力推動文創園的發展,是我市在促進與引領文化消費工作當中的重要成果。作為我市年度文化消費工作重點,“第二屆重慶文化惠民消費季”活動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中。據悉,本屆消費季攜手工商銀行重慶分行同共出資推出的信用卡產品——“逸購文惠卡” 受到了市民們的廣泛肯定。截止目前,已有超過2萬余人成功申領逸購文惠卡,進行了近20萬元文化消費,同時借助持卡“5折享美食、5折泡溫泉”等活動,刺激了相關業態的顯著發展。此外,從屬于本屆消費季12項精品文化活動之一的“第六屆重慶演出季”,本著“好劇人人看”的惠民原則,推出5000余張惠民門票供市民選購,現已全面售罄。更多文化惠民活動正在巴渝大地上廣泛開展,為文化消費注入勃勃動力。
據悉,“第二屆重慶文化惠民消費季”將在元旦、春節“雙節”來臨之際,帶領3000萬山城群眾共赴年末文化消費新高潮,為市民們在歲末年終的饕餮大餐中增添“藝術文化”這道不可或缺的“大菜”。屆時,重慶市各大文化產業園區也將發揮重要文化消費陣地的突出作用,向更多的重慶市民和外地游客開放歡迎的懷抱。
【重慶特色文化產業園區代表簡介】
北倉文創街區重慶市(江北區)重點文創項目及文化旅游項目品牌之一,位于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的核心位置。北倉以保留舊建筑、保護時代文化產物為基石,保留了老建筑原有的結構及元素,尊重其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同時,將最具創意、新鮮、感染、充滿趣味、想象力,及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人文主義思想植入其中,讓城市舊建筑產生二次更新的蛻變,賦予舊建筑第二次生命。
貳廠文創公園位于重慶市渝中區鵝嶺正街1號,原為印制二廠,緊臨鵝嶺公園。印制二廠的前身是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印鈔廠,距今已有近80年的歷史。
項目定位“國際化無界創意廠”,突破傳統商業形態和內容,探索培育了融商業、文化、旅游等為一體、多種模式共生的廠域商業生態。項目突出城市更新手法,以改造為主。充分尊重老建筑老景觀,保存原有工業遺跡,通過改造、重組、加建,讓建筑與周邊自然環境充分融合,又兼具品質與舒適性,通過全新設計和包裝,使項目整體修復更新符合現代商業經營的物理空間。
喵兒石創藝特區前身為白貓日化廠,項目位于觀音橋商圈李家坪立交處,地理位置優越?,F園區一期和二期總面積約5萬平方米,一期以創意孵化、生活美學體驗及文創內容為主,二期以劇場+美食一條街為主,計劃總投資2億元。現在的喵園區是一個以國際標準定義的“互聯網+文化產業+體驗式商業+創投空間”的第三代文創園新范本,融合了第一、二代文創園特點,集結文化藝術、創意孵化和體驗式生活美學的創意區,形成文化產業的綜合體;是城市CBD中的CAD(藝術中心區);是重慶新的文藝磁場、青年造夢夢工廠、創客孵化實驗場;是重慶城市文化表達的窗口和人文精神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