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同時受到逆溫、靜風、多霧、少雨的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位于四川盆地及周邊地區的大多數城市均呈現區域性空氣質量超標。重慶空氣質量雖未出現重度污染,但已連續8日超標。為什么會出現污染天氣?空氣質量什么時候能夠有效改善?市民應做好哪些防護措施?記者采訪了環保領域相關專家進行解答。
月底將有一股冷空氣入渝 空氣質量或明顯改善
就在10天前,截至12月16日,重慶今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有300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20.8%。近日,為何出現污染天氣?重慶市生態環境檢測中心大氣室主任蔣昌潭解釋道,重慶地處四川盆地,主城區縉云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四山”分布,加上長江、嘉陵江“兩江”環繞,在冬季容易形成逆溫、靜風、多霧、少雨的天氣條件。逆溫天氣下,近地面和高空難以通過大氣環流垂直擴散污染物;靜風天氣下,難以水平擴散污染物;多霧天氣下,PM2.5污染物快速聚集累積,從而形成污染天氣。
蔣昌潭告訴記者,重慶擴散條件比較差的時間集中在12月、1月、2月。污染物排放的主要來源是機動車排放,而且冬天裸露的地面也比較多,揚塵污染隨之增加。此外,冬天能耗有所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也隨之增加。
目前,主城區空氣質量處于中度污染。重慶市氣象局應用氣象科科長陳道勁介紹,預計12月29日將有一股冷空氣入境,屆時風速變大、擴散條件變好,加上重慶多項措施聯動,空氣質量或將在12月30日明顯改善。
午后污染程度平均下降20% 相對適宜戶外鍛煉
市民應做好哪些防護措施?蔣昌潭建議,市民不要在戶外做劇烈的運動,特別是有呼吸系統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市民,建議在家里進行適當鍛煉。
如果有戶外健身習慣的市民,蔣昌潭建議在13點至16點期間進行鍛煉,“午后氣溫升高,氣流流動性增加,污染程度平均下降20%。”
不少市民有在公園散步的習慣,覺得綠植多空氣也會更好些。蔣昌潭解釋道,PM2.5的濃度在橫向上、水平上的分布比較均勻,不會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所以主城區公園的空氣質量,不會有非常明顯的差異。只有在較大高度差的情況下,比如海拔1000米以上,污染物變化比較明顯,空氣質量相對好一些。
重慶采取多項措施 積極聯動應對污染天氣
2017年8月以來,重慶積極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采取控制交通污染、工業污染、揚塵污染、生活污染,增強監管能力、科研能力的“四控兩增”措施,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市“藍天行動”督查組相關負責人表示,但在當前的大氣科研水平和技術條件下,現階段還難以有效干預逆溫、靜風、多霧、少雨對空氣質量造成的不利影響。
為應對近日污染天氣,重慶開展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管控措施。及時發布今年第10次空氣污染預警應對工作的通知;在近期分10個組近50人開展十個方面強化督查。12月18日以來,市和各區出動1300余人對800余個污染源開展巡查,督促交通、揚塵、工業、生活等污染源限期整改。
同時,市級各部門落實聯動措施,督促火電、水泥、磚瓦等企業達標排放和錯峰生產,工地揚塵,道路和運輸揚塵以及露天焚燒和燒烤,露天焚燒秸稈,機動車尾氣和貨車限行等方面的管控到位。
蔣昌潭表示,目前機動車尾氣排放是重慶空氣一大污染來源。因此,在污染天氣里,建議市民盡量減少私家車使用,盡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不要露天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