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重慶市人社局工作人員宣傳相關政策。 楊永權 攝
記者3日從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截至2017年12月25日,該市政策擔保貸款(即創業擔保貸款)達102.89億元,戶均11.7萬元,扶持創業8.8萬人,帶動就業44萬人。
政策擔保貸款是助力小微企業“大展拳腳”的有力支撐。2015年3月,重慶市人社局與重慶市三峽擔保集團出資組建了重慶市小微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重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政策擔保貸款積極扶持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群體、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建檔立卡貧困戶等9類群體創辦小型微型企業和涉農市場主體。”
數據顯示,2年多來重慶累計發放政策擔保貸款達102.89億元,小微企業客戶占比100%。其中,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占比45%,貧困人員占比6%,高校畢業生占比10%,“三農”占比28%,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有效激活。
“互聯網+”時代,為小微信息大系統建設提供了更多可能。重慶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透露,隨著“互聯網+小微”信息大系統建設不斷完善,該市實現了就業、社保、工商、稅務、司法和承貸銀行信息的無縫對接,并建立起小微企業大數據庫。在此基礎上,重慶創新研發智能審批功能,并植入當地政策擔保業務大系統,已實現優質政策擔保項目1秒完成審批。審核時間和質量均大幅提高。
數據多跑路,群眾自然就少跑腿。據介紹,網上申請政策性擔保貸款也逐漸成為創業者便利的選擇。目前該市已累計接受837戶的網上貸款申請,總金額1.34億元。
風控,是擔保公司的生命線。記者了解到,重慶在特色風控方面,完善了五大類83項智能審核指標,科學分析項目潛在風險。針對不符合政策規定的項目,將及時終止擔保貸款流程。此外,當地還建立項目監控過程預警機制,分區縣、分銀行、分產品實行動態管理,多角度、實時動態顯示項目情況,自動分類予“黃牌”警告、“紅牌”限制等措施,全流程全方位預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