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一封江北“城市管家”寫給“業主”的信,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轉發,并獲得了很多點贊。
這是江北區城市管理局為市民們送上的一份新年禮物。在這封信里,既有江北區城市管理工作的年終總結,又有新一年的工作展望,而更多的則是對市民的感謝。
新的一年,江北區城市管理局的黨員們提出了城市管理的“管家式”服務,請市民做“業主”,共享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一封溫暖的書信
在微信朋友圈獲上萬人點贊
1月3日,一封電子書信在不少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中傳播:“親愛的江北業主,你好!我是你的城市‘管家’……”
這是江北區城市管理局寫給市民的一封信。信的內容不是簡單的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字里行間都流露著溫暖:“我就是你清晨出門時,那條整潔清爽的道路;就是你盛夏暑天里,遮陽環繞的濃濃綠蔭;就是你夜晚歸家中,照亮陪伴你的溫暖燈光……”
為什么要寫這封信?“首先是想表達感謝!”江北區城市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林立說,寫這封信不是一個人的想法,而是大家集思廣益的結果。
2017年,江北區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區,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安杯”;江北智慧城管榮獲2017最具幸福感城市治理創新范例獎……
江北區城市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市民的支持。在組織生活會上,不少黨員都提出了新年給市民寫封信的建議,讓市民“見字如面”。通過書信的方式,既表達感謝,又讓市民更加了解城市管理工作。
這封信發出后,不少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中轉發。僅一天時間,就獲得了上萬市民的點贊。
一次全面的亮相
總結城市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剛把這封信發到朋友圈,不到半小時就有30多個微信好友點贊。”江北區環境衛生管理所黨支部書記陳穎說,這封信得獲得這么多點贊,讓她和同事們都很激動。
市民點贊的背后,是大家對江北區城市管理工作的認可。家住江北區北國風光小區的吳杭不僅在朋友圈中轉發了這封信,還配上了一段文字:“城市管理用心,城市生活舒心。”
吳杭居住的小區附近有一段道路,以前占道經營嚴重,臟亂差突出,嚴重阻礙了正常交通。雖然整治了多次,但整治效果只能保持一段時間,不徹底。
今年下半年,這段路裝上了江北智慧城管的智能視頻抓拍系統,對占道經營進行24小時實時抓拍,并及時通知執法隊員現場執法。智能視頻抓拍系統上線后,這段路有47次案件上報,并得到及時處理。如今,這段路的市容環境已得到明顯改善。
和吳杭一樣,很多市民都在這封信中找到了與自己有關的城市管理工作內容。比如,建盲道、修路磚、清垃圾、補綠化、換路燈等創文工作,還有新改建公廁、新增便民飲水點等民生實事。
這封信總結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環衛工、路燈工、疏浚工、停車管理人員、數字監督員、應急隊員等來自基層的城市管理者,也在信中亮相。
一個全新的角色
“城市管家”為“業主”貼心服務
新的一年,江北區的城市管理工作會有哪些新變化?看完這封信,不少市民都充滿期待。
“城市環境一年比一年好。”家住春森彼岸小區的李謙對信中的“城市管家”和“業主”印象深刻。信中寫道:“感謝你選擇在江北這片沃土工作、創業、生活、定居,感謝你信任我這位管家,讓我可以誠心地為你服務……”
“城市管家”是江北區城市管理局的一個全新角色。“我們把江北比作一個大家庭,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是這里的業主,而我們就是這個大家庭的管家。”林立說,江北區城市管理局將在今年推出“管家式”的城市管理服務。
從城市管理者到“城市管家”,這意味著城市管理將更加地精細化。“管家式”的城市管理將會更貼心、更接地氣,更加主動地關注“業主”的獲得感。小到一朵花、一盞路燈,都要像愛護自己家里的東西一樣,把它管理好。
目前,江北區正在加快“智能江北”建設。江北智慧城管將智能監測、智能分析、智能派單、快速響應與處置合為一體,江北區的城市管理問題已經實現了30分鐘內快速處置。
今年,江北區智慧城管3.0系統將逐步上線運行,更多貼心的城市管理服務將走進“業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