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獲悉,截至2017年底,成立不足兩年的這家交易中心咖啡交易額已突破130億元,成為我國最大的咖啡現貨交易地。 在國際市場,咖啡是交易量僅次于原油的第二大宗貿易商品,其標準化程度高、易于存儲和運輸,具有極強的金融屬性。我國咖啡消費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長率超過20%,預計2020年國內咖啡消費市場將達6000億元以上。
深居內陸腹地的重慶雖然不產咖啡豆,卻在2016年6月成立咖啡交易中心。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總經理彭德說,咖啡交易中心正在打造咖啡電子交易平臺、咖啡跨境電商平臺、咖啡產業鏈融資增信平臺以及咖啡交易結算中心和咖啡大數據中心。
截至去年底,重慶咖啡交易中心已注冊國內外咖啡行業會員300余家,去年全年交易額達97億元。重慶已超越云南、上海等地,成為我國最大的咖啡現貨交易地。
作為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的大股東之一,云南后谷咖啡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雖非傳統咖啡種植基地,但與全國最大的咖啡產地云南相鄰,同時處于“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點,還擁有“水、鐵、空”三大交通樞紐、三大一類口岸和保稅區,以及直達德國杜伊斯堡的中歐班列,這有助于將云南、東南亞等亞洲咖啡產區與歐洲市場緊密相連,進而輻射全球咖啡產業。
“目前,世界最大的咖啡期貨交易中心分別在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彭德表示,下一步,交易中心將開通咖啡期貨交易。借助重慶在物流和服務貿易方面的優勢,加上云南咖啡的質和量,重慶的目標是成為繼這兩地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咖啡期貨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