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質量下滑,獲得重慶名牌稱號的產品就會摘牌。昨日,記者從市質監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有5個產品的重慶名牌稱號被摘。同時,184家企業生產的244個產品認定為2017年重慶名牌產品,33家企業的47個產品為重慶知名產品。
重慶市名牌產品協會會長陳雄介紹,去年,全市共有249個企業申報的342個產品申報2017年重慶名牌(知名)產品,申報企業覆蓋了全市38個區縣,秀山縣、豐都縣和武隆區因產業側重于旅游、農業,工業基礎薄弱,無企業申報,比2016年增加11個企業和12個申報產品。經過嚴格評審,最后通過認定的重慶名牌產品有184家企業生產的244個產品,33家企業的47個產品為重慶知名產品。
“去年制訂發布的《重慶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管理辦法》還建立了重慶名牌產品退出機制,凡是質量下滑的重慶名牌產品,將會面臨摘牌。”陳雄透露,去年共有5個重慶名牌產品被摘牌。
據了解,2017年,市質監局對全市6559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生產的10大類238種工業產品實施市級監督抽查,總計16217批次,合格14993批次,監督抽查合格率92.45%,高于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0.95個百分點。2013年以來,監督抽查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日用消費品的合格率最低,抽樣合格率88.19%。汽摩產品最高,抽樣合格率97.13%。在日用消費品中,合格率較低的有皮革制品、家具、燃氣用具,家具主要是產品標志、甲醛釋放量、衛生安全要求、耐久性、使用說明項不合格。
市質監局質監處副處長舒蜀波表示,對于抽檢不合格的產品,質監部門將納入重點監管對象,進行幫扶,敦促企業整改,提升產品質量。
今年,市質監局將繼續加強對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影響國計民生以及消費者、有關組織反映有質量問題的工業產品實施監督抽查。增加了重點消費品、計量產品、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的產品,比如在計劃里新增加了兒童玩具、防護口罩、教學用課桌椅、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特種石墨及制品等30余種產品587批次;減少混凝土砌塊、混凝土路面磚、燒結普通磚、石材等15種代表性不強的傳統產品約1300個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