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人民幣突降664點,創匯改后單日最大跌幅!這五類人要"小心"了...
2月7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刷新了兩年半以來的收盤新高,一度引發市場對人民幣繼續上揚的預期。不過短短一天后,2月8日,局勢卻上演了大逆轉: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于6.3260,比上一交易日又大跌664點,創出2015年8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如此過山車式的行情,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人民幣匯率創匯改后最大單日跌幅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人民幣創下對美元新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元指數弱勢帶來的被動性升值。8號海關總署公布一月份我國進出口貿易數據后,人民幣匯率開始下行。一月我國貿易順差為1358億元人民幣,同比收窄59.7%,意味著人民幣凈需求出現減少;同時最近兩天美元指數反彈,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人民幣匯率貶值。
中國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
表示,更多的是外部避險情緒的驅動,最近兩天美國股市出現大跌,相應的全球資金流出了一些風險性較大的領域,包括股市和匯市,所以相應地帶動了人民幣匯率的調整。
2015年8月11日人民幣匯改政策實施以來,到2017年1月4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從6.1162貶至6.9526,貶值幅度高達12%;但從隨后的2017年1月5日至2018年2月9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又從6.9307升至6.3194,升值幅度9.7%,逼近811匯改前水平。
專家認為,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趨市場化,匯率波動更多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從基本面、跨境資本流動、以及美元指數現狀來看,人民幣并不具有大幅度貶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