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句名言: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說起來容易,運用到實踐中卻是對人性極大的考驗。
比如前幾天A股的大跌就嚇退了不少小散,以為系統性風險又來了!然而,精明的外資機構卻視本輪調整為難得的“黃金坑”,趁機瘋狂“掃貨”。隨著A股迎來報復性上漲,這些聰明資金自然又賺翻了。咱們小散可能沒有機構投資者專業,但是它們在不同市場環境中的行為卻值得學習和借鑒。
哪些股票獲得了外資機構的青睞,內地公募基金經理們又是如何看待后市,并逆市布局的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外資機構大舉“掃貨”
伴隨海外市場多重不利因素的發酵,A股市場近期呈現劇烈震蕩。“泥沙俱下”的行情中,去年大出風頭的一眾白馬股也不能幸免。
東方財富(16.050,-0.30,-1.83%)Choice數據顯示,在2017年股價翻番且創下歷史新高的多只個股,今年均遭遇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五糧液(67.130,-1.34,-1.96%)、瀘州老窖(55.190,-0.56,-1.00%)、中興通訊(29.920,-0.51,-1.68%)等個股年內累計跌幅超過10%。
不過,A股的這輪調整卻被機構投資者視為難得的“黃金坑”,不少精明的外資機構更是借道港股通大舉北上“掃貨”。據統計,3月26日,港股通北向資金凈流入達38.4億元人民幣,為年內北向資金凈流入總額第三高。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不少個股獲得了北上資金的逆市加倉。3月26日,港股機構對顧家家居(62.600,-0.69,-1.09%)、歐派家居(135.600,-2.41,-1.75%)、白云機場(15.550,-0.06,-0.38%)、宏發股份(42.740,-0.26,-0.60%)的持股量占A股流通股的比例分別達到18.66%、15.99%、11.29%、7.65%,為2017年以來最高水平。
在多家機構看來,摒除短期干擾因素之后,決定A股未來長期走勢的仍然是個股基本面。
根據海通證券(11.310,-0.11,-0.96%)的一份研報,截至3月23日,共有2054家A股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報和業績快報。以披露2017年年報和業績快報公司為樣本進行統計,這些公司的盈利水平自2016年中以來開始回升,凈利累計同比增速從2016年二季度最低的0.4%一路回升至2017年四季度的17.8%,盈利水平向上趨勢保持不變。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企業盈利的不斷回升和政策傾斜的不斷加大,市場向好情緒依舊存在,市場在短期的非理性下跌之后,或將逐步回歸。對于投資者而言,此輪下跌之后的建倉機會或將是‘歷史性’的。”巨豐投顧表示。
基金經理盯上優質“錯殺股”
彼得•林奇曾說過,暴跌也許并不是壞事,歷史數據告訴我們,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災,股價最終也漲回來了,而且漲得更高。因此,暴跌也不失為一次好機會,讓我們以很低的價格買入那些很優秀的公司股票。
在公募基金經理們的眼中,本輪大跌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將那些被“錯殺”的優質標的收入囊中。
“近期由于市場調整幅度較大,接近春節前低點,A股估值向更安全的水平靠攏,我們可以更積極樂觀地對待A股市場。如果未來市場仍有調整,我們將逐步加倉,配置上更關注成長性較好、并在一季報中得到驗證的標的。”信誠盛世藍籌基金經理吳昊表示。
金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剛也認為,當下全球投資者情緒嚴重搖擺,可能使A股市場短期持續面臨波動可能。但他預計,這種短期情緒面的擾動實質沖擊有限,尤其考慮到A股今年還將迎來正式納入MSCI這一重大事件。
在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看來,當前可能正是自下而上精選被錯殺的價值藍籌和優質成長股的好時機,其看好金融、地產等低估值行業和消費升級、高端制造板塊子行業的表現,認為這些細分行業中部分優質公司的ROE和利潤增長速度較為可觀,且估值合理,值得關注。
長城基金建議,投資者在市場震蕩調整的過程中可逢低重點關注軍工、金融、地產、醫藥、化工、食品飲料和紡織服裝等消費類行業以及電力與公用事業,同時逢低重點關注TMT中與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網絡安全以及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相關、且基本面或產業邏輯比較扎實的科技股。